棉花糖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棉花糖小说网 > 四合院:靠收情绪暴富 > 第29章 良医

第29章 良医

、一对三十岁左右的夫妇以及一个十多岁的孩子。

除去赶车的车夫和老药师,李卫国从这几人的体态神韵判断,他们应是一家子——老者似是祖父,中年男女为父母,少年则是他们的孩子。

李卫国心中大致明白他们的来意,于是上前谦逊说道:“打扰了,前辈,我家有位小病患,病情棘手,特来向您求教。”

话音刚落,村民议论纷纷。

镇上的胡大夫解放前便远近闻名,大家对他的身份都很熟悉。

“刚才胡先生称呼李卫国为前辈,我没听错吧?”

“确实如此,他真的称他为前辈。”

“难道李卫国拜师于一位资历深厚的师父?”

这时,李卫国注意到胡大夫的态度,微笑着拱手道:“胡先生过誉了,请进。”

胡大夫指着那五十多岁的男子介绍:“这位是我们镇上的长辈。”李卫国摆手婉拒:“我是医生,只关注病情,不论身份。”无论传统礼节如何,李卫国向来淡泊名利,这些世俗规矩在他眼中不过浮云。

玩笑归玩笑,若是为了身份给我治病,那还谈何医者仁心?

系统面板直接给出了来访者的身份信息,李卫国早已知晓。

胡青山的正面情绪值瞬间增加了666点!

洪大山带来的情绪正值为6点,洪文为8点……

不用多猜,这三位便是洪镇长一家:爷爷、父亲和儿子。

李卫国在镇中学念书时便熟知这位镇长,不仅是他,不少村民也认识,包括民兵队长李卫中。

正当李卫中准备寒暄时,却听见李卫国嘱咐道:“治病就行,别问身份。”李卫中顿时打消念头。

他深知自家兄弟的脾性——并非不识洪镇长,而是刻意回避。

不仅是李卫中,整个李家都选择了沉默。

村民们虽认得镇长,但对方是为求医而来,贸然搭话反倒尴尬。

干脆当作不认识,免得难堪。

这个时代没有电视,更无网络,报纸上也不会刊载镇长照片。

洪镇长不觉失落,反而庆幸选对了地方。

这位年轻大夫虽然资历尚浅,但举止沉稳,远胜旁人。

仅一眼,就知其医术高明,否则怎会有如此多人慕名而来?

其实,这些病人都是李卫国家族成员。

胡老医师洞若观火,一笑化解了气氛:

“前辈,此患儿患肌衄,我诊治多次,愈后反复,尤其到镇上病情加重,居家时较轻。”

中医重望闻问切,纵使李卫国一眼看清病症,依旧谨慎行事。

那种见人就号脉、问都不问便开方的医生,要么确实医术超群,要么纯属装腔作势。

即便真有几分本事,大多也不过哗众取宠,甚至忘了行医本心。

中医之道在于细致诊断,仅凭把脉、观察、嗅闻便开方,怎能算良医?

问诊呢?难道就这样敷衍了事?

若恃技而骄,不仅怠慢祖师遗训,更是对患者极不负责任!

李卫国的医术虽由抽奖所得,却始终心存敬畏。

既然祖师立下规矩,他便恪守不误,力求尽善尽美,这是一名合格医生应有的品德。

胡医师说完,李卫国继续询问了孩子及其家人的状况。

孩子随父母在城市读书,每到假期回家,总会生一场大病,浑身淤青,甚至有时会尿血……虽然在四九城发病较少,但同样困扰着一家人。

老一辈的人认为这是被鬼掐伤所致。

即便孩子的爷爷曾是老**,对此也感到不安,怀疑家中是否真的有不干净的东西存在。

胡医师提到的肌衄,在中医里称为葡萄疫或紫斑,西医则称之为紫癜,本质上是血液渗出血管外。

从外观上看,表现为皮肤下的瘀斑,呈青紫色。

此外,还可能伴有便血或牙龈出血等情况。

治疗小儿紫癜并非难事,胡大夫可以处理,城里的大医院也能应对。

了解病情后,李卫国为孩子把脉,并询问了胡大夫以往的治疗方式。

“胡大夫,您的治疗方案和药方都无误,只是尚未找到真正的病因。”

既然涉及专业问题,李卫国绝不会对胡青山有所迁就。

治病容不得半点马虎,既然胡青山将患者推荐给自己,就有接受建议的权利。

若是只想听好话,那就另寻他人吧!

当然,李卫国愿意指导胡青山,是因为他表现出积极的态度。

若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