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
急诊科?
李卫国并非没在医院实习过,自然了解各科室情况。
和未来一样,此时最艰难的仍是急诊和儿科。
儿科不用多说,孩子不会表达,病情全靠医生判断,治好是本分,万一出事,愤怒的家长可能动粗。
急诊科也类似,送来时还好好的,结果却只带回冰冷的**。
即便非医生责任,有些家属仍难以接受。
医生救不了所有病患,李卫国又不是神,哪怕医术再高超,也难免有回天乏术的时候。
李卫国最终选择留在理疗科,因为急诊科常面对死亡场景,而他心地善良,不愿参与。
即便有机会提前转正,他也无意加入。
“陈院长,我刚来,对这里还不太熟,想先在理疗科适应一段时间,再去其他科室看看,您看可以吗?”
陈院长转向胡主任摊手道:“老胡,看见了吧,不是我不给你们人,是他自己不愿意来。”
李卫国沉默以对。
若情绪值可自评,李卫国估计此刻已爆表。
陈院长够狡猾,宁愿牺牲他也避免矛盾。
“哼!”胡主任怒视李卫国,甩下数十点情绪值后便不再理会。
作为科室主任,主动邀约已是难得情面,但李卫国不识抬举,胡主任自然不会继续讨好。
工作开始,人群散去,李卫国返回理疗室时,意外发现患者家属也跟来了。
先前因人数众多,大多是街坊邻居,如今患者好转,众人离去,仅剩这一家三口。
男子自称王原,为厂办公室员工,承诺有事找厂办,若有违诺,愿受惩罚。
女子沈云则称自己在总务科工作,同样保证若有怠慢,后果自负。′咸-鱼_看`书* *无`错\内′容′
最后轮到女儿王抗美,她用纯真的眼神望着李卫国,轻声问:“大哥哥,我想嫁给你,可以吗?”
李卫国无言以对。
不久,临时工唐明匆匆跑来通知:“李大夫,主任找你!”
李卫国从容安排好病人后前往隔壁。
孙大春见他到来,拍手示意,当众表扬他不仅来得早,还在急诊科协助抢救病人。
众医生随之鼓掌。
李卫国明白表扬原因——孙大春得知他拒绝调至急诊科一事。
救人又拒调,无形中
给孙大春挣足了面子。
李卫国既赢得面子,也为孙大春留了余地,彼此间的情谊得以维系。
孙大春并非小气之人,几句口头表扬后,仍免不了分些实惠。
公开表彰李卫国时,他又私下叮嘱:“安心工作,科室里也不是没可能提前转正。”
李卫国明白孙大春的意图,也承诺会尽职尽责。
午餐时间,厂广播传来两条消息。
一是对何雨柱的处分,因给李卫国安排错误任务,遭记大过、扣薪等惩罚。
二是沈云写来的感谢信,盛赞李卫国的医术与品德,称其救了自己的女儿和家庭。
李卫国感慨,自己运气不错,丈夫在厂办工作,效率真高。
不过,他并不追求奖状虚名,身为医生,掌握顶尖医术更重要。
即便接受感谢,他也深知,这种善意不可辜负。
广播播出后,四合院的易中海、刘海中等人贡献了不少情绪值,而其他同事则几乎无动于衷。
李卫国由此得出结论:陌生人即便知道他的事迹,也难以带来情绪值。
饭后回理疗室不久,沈云带着礼物来访:鸡蛋、五花肉、白酒和烧鸡。
她笑着说:“谁说日子苦?有本事的人照样活得滋润。”
鸡蛋和肉都有数量限制,买酒还得凭票,可他却一下子拿来了这么多东西……
或许只是借用的吧。
再怎么想也没意义。
不管怎样,这份心意总是好的,不是带着什么不良企图来的!
“嫂子,您这是干啥呢?这不是让我犯错嘛!”
沈云白了李卫国一眼,“犯啥错?做嫂子的给自家弟弟送点吃的,哪里错了?该不会你对嫂子有别的想法吧?”
上辈子,李卫国觉得五六十年代的人特别保守,看一眼都可能被喊成流氓。
来到这个时代才明白,保守的人确实不少,但开放的也不少。
否则哪来的八大胡同,哪来的花柳病?
当然,沈云只是跟他开玩笑,这点李卫国还是能分辨出来的。
已婚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