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大事了,锦衣卫前来,难道是有要案?"
老者神情紧张:"我怎会知晓?"
于谦无奈翻白眼:"该不会是来找你的吧?"
"休的胡言!绝不可能找我,断不可!"
他连连摇头,显然不信。
"请问于谦,于大人可在?"
一声洪亮声音响起,乃锦衣卫统领。
于谦惊疑不定。
老者忍俊不禁:"看来真是找你,若我没猜错,你的好运或许即将降临。"
于谦沉默未答,迅速迎上前去。
只见他满面尘灰,神色狼狈。
锦衣卫亦觉不忍,匆匆下马。
于谦忐忑望向众人,试探问道:"你们该不会是来取我性命的吧?"
朱元璋与朱棣等人望着于谦的模样,不禁露出笑意,那笑里却藏着泪花。
于谦实在太过艰难,真是不易啊。
“难怪他能写出那样的诗篇,长居于此,自是有所感触。”朱元璋忍不住发声,语调竟带着几分凝重。
朱棣和朱瞻基闻言点头,亦表赞同。
……
“于大人此言差矣,我等并非前来取你性命,而是请大人返京。”听完这话,于谦略显迟疑,眉头微皱,对这位锦衣卫的来意充满疑问。
“究竟出了何事?”锦衣卫目光一扫,随后恭敬地说道:“还请于谦大人随我上马,在归京途中,自会详告。”
于谦听罢,点头应允,心中已知必有大事发生。众人策马疾行,直奔京城。
于谦清楚地知晓事情原委,轻叹一声,默默无言,只这一口气,叹得悠长。
锦衣卫也未再多言。
当年,众人皆知是于谦一人直言劝阻皇帝勿要亲征,然而朱祁镇并未采纳其言,执意出征。如今,结果令人唏嘘:五十万大军覆没,皇帝被俘。
京城近在眼前,于谦踏入城门时,神情愈发沉重,迈步朝奉天殿走去。
他身披蓝袍,全身不见一丝红色点缀。
进入大殿后,众人纷纷让道,注视着他的一举一动。谁能想到,当大明危难之际,唯有于谦能挽救局势。
于谦步入殿内,一眼便瞧见孙太后。
“此事,我已悉数闻之!”声音略显嘶哑,神情沉重。
全场寂静无声,众人屏息聆听。
“土木堡一战,我军惨败!无数将士、将领命丧于此,皇帝亦被擒。”说到此处,他稍作停顿,“大明此刻已至生死存亡关头!”
于谦看向孙太后,“太后,如今形势如此严峻,大人可有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