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奇在一旁投来关切的目光。
于谦沉声说道:“这也先乃马哈木之孙,我对他也略有耳闻。此次劫持了大明天子,又攻打大同,其下一次目标必然是直取京师!”
“如今形势危急,即便结果未定,京师恐怕难保啊!”
于谦紧握双拳:“眼下若要一搏,唯有死战!且这亦是唯一的选择!”
孙太后闻言急切问道:“何为死战?”
于谦瞪视前方,咬牙道:“拼死抵抗,寸土不让!”
此言一出,满堂皆寂。于谦目光中透着决绝与血性,双眼泛红。
“当前局势,也先既已擒获圣驾,以他的野心,绝不会轻易罢休,必将继续进犯大明。”
“死战,虽为无奈之举,却也是最佳之策。”
众人沉默良久,最终孙太后缓缓点头:“既然如此,便遵从于谦之见。”
“无论如何,定当设法救回吾儿!”
众人对视无言,只能默许。
……
画外,朱元璋、朱棣与朱瞻基凝视这一切。
朱元璋怒不可遏,几乎暴跳如雷:“这昏君竟至如此境地,留他又有何益?莫若让他客死异乡!”
“这便是我大明的污点,怎会有如此败类?何必劳神费力去救他?”
朱元璋面容铁青。
朱瞻基附和道:“父皇所言极是,不过后来还是将其迎归了。”
朱元璋与朱棣听罢更是怒火中烧。
“凡事需循序渐进,我们且先观望京师防御战的进展。”
朱瞻基抬手示意,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此刻,朝堂之上,百官齐聚,瓦剌军已开始侵袭大明边境。
他们已突破多处关隘,唯独避开京师。
朱元璋等人面色凝重。
“这小子倒是有几分手段,他此举分明意在困死京师守军,先夺外围城池,再图京城。”
众人闻言陷入沉思。
朱瞻基冷哼一声:“这厮倒也不傻,颇有心机。”
朱棣眉头深锁:“回朝后,无论如何都要除掉此人,纵使代价惨重,亦在所不惜。”
显然,也先的举动激起了他的怒火。
“于谦他人呢?为何不在这里?难道他没考虑到这一点?”朱元璋突然问。
“祖爷爷,您一看便知。”两人交谈时,目光都投向了屏幕上的画面。
奉天殿内,气氛骤然紧张。敌人来袭时,众人皆显慌乱,甚至有些恐惧。
孙太后也是一阵心悸,咬紧牙关。但她最终还是开口问:“这些敌人已攻入,为何还未到京城?”话音刚落,无论是杨士奇还是其他人都彼此对视了一眼,面露惊疑之色。
就在这一刻,一个洪亮的声音自奉天殿外传来,声震四方。“他们不会攻打京城!”
声音响起后,所有人都怔住了片刻。随即望向声音来源,很快看见一名身穿蓝袍之人冲了进来。锦衣卫们迅速让开一条通道。
如今的于谦,堪称大明的功臣。若非他,这场北京保卫战或许早已失败。
孙太后和众人均是一愣,注视着眼前这位当年朱棣留下的老者。
于谦步入奉天殿,在沙盘前驻足,仿佛置身熟悉的战场。
这是他的战场,也是属于于谦的战场。
屏幕之外,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的手下,都不由自主地露出笑意。
“来了,终究来了,这小子虽晚了些,但从不缺席。”
朱元璋嘴角微扬,对于于谦的喜爱溢于言表。朱棣亦点头赞许。
“此人才华横溢,我回去之后无论如何都要将他招揽至麾下。”
这句话,朱棣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朱瞻基听得耳朵都起茧了,索性闭口不言,专注观察屏幕中的情况。
屏幕里,于谦意气风发。
他又大声喊道:“他们不会攻打北京,不会攻打北京!”
说到这里,他瞥了眼沙盘,眼中燃起热烈的光芒。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于谦。
此刻,于谦成为大家唯一的寄托
,他们的希望所在。
于谦挥动手臂,目光扫过沙盘,开始发言,每个字都清晰地回荡在奉天殿内。
“北京城墙坚固,守备完善,粮草丰盈!”
“瓦剌军不擅攻城,缺乏重型器械。”
“若我是也先,当北取直隶,南掠河北!”
“渡过黄河,沿河挺进!”
“切断所有援军,彻底平定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