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乃靖难遗孤。”
“靖难遗孤?”
朱元璋与朱棣略显惊讶,特别是朱棣,神色稍显复杂。
但朱元璋已然明白,冷笑道:“我懂了,这所谓靖难遗孤,定是建文旧臣无疑!”
朱瞻基苦笑着点头。
“四哥啊……”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
朱棣小心上前一步,望向父亲。
“回去之后,你该知道该怎么做了吧?”
“还需要我替你动手吗?”
朱棣欲言又止。
还未开口,朱元璋便先道:“若你觉得难以启齿,那不如灭她九族。”
“父亲,您就放宽心,此事交给我,我和瞻基回去后,一定揪出此女,别说九族,灭十族又有何妨。”
朱棣说完这话,赶紧闭嘴。
尤其提到十族时,他自己都觉尴尬无比。
他暗讽他人,被讽者正是方孝孺。
当朱棣攻入应天城时,他对方孝孺如此说道:
“方先生,只要您替我撰写登基诏书,金山银山任您挑选。”
方孝孺当即手指朱棣,痛斥道:“逆贼朱棣谋朝篡位,你这贼子!”
朱棣闻言大怒。
“方孝孺,难道你不惧朕灭你九族?”
“哈哈,即便你诛我十族,又能奈我何?”
于是历史上唯一的十族硬汉便是他方孝孺了。
当然,他的气节虽高,却无济于事,为保名声,累及十族亲友。
朱元璋瞥了眼朱棣。
“老四,还是你厉害!”
朱棣默然。
“祖爷爷、皇爷爷,咱们继续看吧。”
朱瞻基小声说道。
两位长辈总算安静下来,一同看向画面。
此刻画面上,孙太后满是惊慌,不知所措。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孙太后询问道。
杨士奇、杨溥、杨荣相视一眼,心中已有定计。
“如今大明危如累卵,若瓦剌军攻入,后果不堪设想,沦为南宋第二更不可想象。”
杨士奇话语间透着沉重。
画面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