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棉花糖小说网 > 大明:好圣孙的套路:把永乐逼成吐槽役 > 第47章 想取她首级

第47章 想取她首级

“南宋?!”

此话一出,朱元璋与朱棣皆面露怒容。

莫非大明真要重蹈南宋覆辙?

两位祖先心头一沉。

朱瞻基见状,缓缓说道:“若非于谦到来,或许连南宋之局都难以维持,但幸亏有他,北京保卫战获胜,大明仍立足北方。”

“无于谦,则无大明!”

朱瞻基此言让两位长辈神情稍缓,心中愈加感激于谦。

若非于谦,结局恐难料。

“多亏于谦啊……”朱元璋多次提及,每次想起都感慨不已,深感庆幸。

于谦,堪称国士!

“于谦现在何处?为何先前画面未见其人?”

朱元璋突然问起。

“这……”朱瞻基支吾起来。

“别吞吞吐吐,快说!”

见朱瞻基这般模样,朱元璋怒意又起。

朱瞻基苦笑一声说道:“两位祖父,你们想必也已看到,刚才于谦顶撞了朱祁镇,本应受刑杖责,幸亏杨士奇等人求情,这才保住了他的性命。”

“随后于谦便离开了京城,远离朝中纷争。”

“毕竟于谦太过刚正,与当下的朱祁镇性格格格不入。”

“若他一直留在京城,即便朱祁镇不加害于他,恐怕那些被他得罪的文武官员也会寻机报复。”

“最终还是杨士奇带着他离开京城,让他去烧石窑。”

顿时,朱元璋与朱棣震惊不已。

他们面露异色,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我大明的国士无双竟要去烧石窑?”

“简直荒唐至极,这朱祁镇真是罪无可赦,他怎能如此对待于谦?”

朱元璋勃然大怒!

朱瞻基道:“祖父息怒,但这也实属无奈之举,烧石窑至少能保命。庆幸的是,正因为于谦去烧石窑,他才得以存活,否则大明必亡。”

朱瞻基神色复杂:“无论如何,是杨士奇救了他的命,是他将于谦送去烧石窑。在当下局势里,这是唯一的选择。”

“当时京城内,因于谦未向王振行贿,处处遭排挤,唯有烧石窑才能苟活。”

朱元璋与朱棣闻言,气得暴跳如雷!

“可恶之极,这王振竟敢要求他人送礼?”

“他有何资格?怎敢如此嚣张?”

朱元璋怒不可遏!

朱棣更是怒火中烧:“当初我父皇不是有令,宦官不得干政吗?那块牌匾岂非形同虚设?”

朱瞻基答道:“确实有效,却被王振这个蠢材毁了。”

“可恶!”朱元璋与朱棣再也无法忍受,对王振恨之入骨!

“真该千刀万剐,王振这般下场太便宜他了。樊忠用大锤砸死他,依旧便宜他了。”

朱棣眼中喷火!

朱元璋决定,在正统年间,定要彻查王振党羽,将其十族尽灭,绝其后患!

三人继续观看。

画面中,杨士奇看向孙太后,终于再次开口:

“如今能拯救大明于危难者,唯有一人——于谦!”

孙太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我识得于谦,他现居何处?为何不见他出现在朝堂之上?”

“太后娘娘有所不知,上次于谦惹得圣上不满,如今已远赴边地,在烧石灰窑为生计奔波。”杨士奇奏道。

孙太后一脸震惊,“怎会如此?”

……

爱你们的小作者。

朱元璋勃然大怒,“总有一天,朕定要取她首级,连其九族亦难逃此劫。”

朱棣点头附和,“确实该如此。”

“儿臣亦是这般想法!”朱瞻基望着两位长辈议论纷纷,便沉默不语。他是晚辈,况且朱祁镇还是他的亲子。

此时此刻,不如静静观瞧。

常言道,祸从口出,索性闭口不言才是上策。

此刻画面中。

孙太后缓缓平复呼吸,疑惑道:“难道这于谦便是化解大明之危的唯一人选?”

“回禀圣上,唯有此人能在国难当头之际力挽狂澜,还请太后早日召他回朝,或许他能救大明于水火之中。”

“若真有万一,我等有何面目再见太宗皇帝?又有何颜面去见先帝?”

杨士奇伏地叩首,语气沉重地说道。

杨溥与杨荣也如出一辙!

三人齐齐跪下,整个场面顿时陷入沉寂。

目睹此景。

镜头之外。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棣等人,皆交换眼神,愈发欣赏起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