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林明能够干出这样的事儿,只能说明他还年轻,血气方刚,还不懂得中庸之道,还不懂得收敛自己,不懂得隐藏自己,更不懂得保护自己。
不过,他也确实有点瞧不上赵总为人处世的态度。
他觉得那不是中庸,而是怂。
起初,他以为赵总就是知识分子的性格,看不懂那些人的鬼魅心思。后来,他觉得不是。他又觉得可能是赵总想隐忍,可是,他又觉得不是,最后,他觉得就是怂。
比如,你对伍总的有些工作安排有异议,明打明的提出来不就得了,起码表示了自己的态度。
可是,赵总从来不提出反对意见。
这样也不是不可以,维护领导的权威,这倒是也能解释过去。可是,对于伍总的秘书那种完全不尊重人的做法,也假装听不出来,就没意思了吧?
如果他是赵总,完全可以找出秘书传达伍总指示时说话办事的过错,剎一刹这股歪风。而且,秘书的过错几乎都不用找,满地都是。
林明也不知道赵总到底是在畏惧什么,非要把自己搞得这么怂?
其实也不仅仅是伍总的秘书,几乎和伍总关系比较近的那些人,都有这种忽视赵总的作为。但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伍总选的办公室主任。那个办公室主任,每次见到赵总,都是恭恭敬敬,笑容满面的。但是,林明从他的恭敬和笑容里,读出了很多异样的东西。
真正让林明感觉到赵总怂的是有一回,赵总突然要求林明帮着办一件事。
就是因为赵总让林明帮着办的事儿,让林明觉察出了赵总原来不是中庸之道,而是怂。
赵总有一个儿子,在上初中。都是半大的孩子,难免就会有冲突,有冲突就难免会打架。这在林明看来,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林明也是从这个年纪过来的,上学时没少调皮捣蛋,自然,也就没少打架。他觉得,男孩子要没打过架,那还叫什么男孩子啊?至于打完架,又成为朋友的,那就多了去了。
赵总的孩子,林明见过,初中的时候,都身高一米八了,长的很是高大威猛。
可惜赵总孩子也就只是长的高大威猛,在学校里总是被别的孩子欺负,总是挨打。
当然,这些都是赵总和林明讲的。
赵总和林明讲的时候,一脸的无奈和愤懑,诉说着自己孩子受的委屈。
林明其实并不以为意,他随口说道,都是孩子打架,算不了什么,打不了打回去就是了。
没想到赵总打蛇随棍上,立马说道:“我家孩子比较老实,也不会打架,所以总是受欺负,他也不敢打别人,你说怎么办?”
林明还是随口说道:“那也简单,找别人帮忙,教训一下不就得了。”
赵总立马说道:“林明,要不这么办吧,你去帮着我家孩子,去教训教训那些孩子吧!”
林明一听,林明就明白了赵总和他谈这些事情的本意。
他忍不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狠狠地在内心吐槽了一下赵总。
“你以为我傻呀,我一个二十多岁的小青年,去初中帮着你家孩子打架?逗我玩呢?丢不丢人先放在一边,说出去也不好听啊?咋地?我只是你手下的员工,好好工作是我的本分,这想把我当打手用?再说了,这要是人家孩子有个三长两短的,谁负责任?你真是想把我当傻小子使唤啊?”
林明不知道换成别人,会不会替赵总的儿子出头?但是,他肯定不会!他觉得赵总提出这个要求,就是在侮辱他的人格和智商。
他和赵总是上下级关系,不是奴仆的关系,赵总别想着什么事情都想指使他去做。再说了,上次伍总让赵总给他涨工资时,赵总的作为,让他觉得很不是滋味。
而且,他也觉得赵总很是搞笑。这要是换成是他林明的儿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挨了打,他一定第一时间杀奔学校。解决的办法有的是,哪里用的着这样。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他觉得赵总很怂。
其实一开始,他觉得赵总很有涵养,和谁都不急不躁的,文质彬彬的,挺好。
后来经的事情多了,他慢慢觉察不来了涵养和怂的不同。
他发现,其实赵总就是对一些“恶人”没办法。
就比如平时工作中,碰见好说话的,性格温和的,赵总都能领导的非常好,而且,也让下属觉得赵总很温和,是一个很好的领导。
可是但凡碰见那种有些性格的,比较炸刺的人,赵总就没有了办法。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