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这家伙是彻底将他老爹铺好的路,一脚给踢开了。
虽然是在周勇手底下做事,杨大壮也忍不住在心里骂他句,“蠢货。”
但让杨大壮最终放弃跟随他的原因,其实还是出在苏楚箐同志的态度上。
要说在场的其他人对苏师傅的了解,仅仅是通过《a市日报》的两篇报道,杨大壮可是实打实见识过她真正的手艺。
周勇师从周和平,从小跟着周家人学习,耳濡目染,手艺在同辈的厨师当中,自然是拔尖的好。
但是说苏楚箐跟他比起来一定会输,杨大壮却觉得不尽然。
用大几斤重的菜刀,细细削着土豆的外皮。杨大壮想,跟着周勇一条路走到黑必然会输,倒不如听从苏师傅的建议,说不定比赛结果还能有一丝转机。
至于周勇那孙子,杨大壮唾弃地啐了声,谁爱当他们周家的看门狗谁当去吧,他杨大壮才懒得奉陪!
苏楚箐一行人,被日报记者、电视台摄影师包围着,热热闹闹地从文化宫里出来时,商业局的廖主任正在与各位前来观赛的嘉宾的聊天。
城北来的粮食部黄副部长,立马就认出队伍里的周勇。
“那不是周大厨的儿子吗?我还以为小周师傅要来当本届赛事的评委,没想到竟然是以选手身份参赛。”
“周大厨你们家这做得不厚道,”粮食部黄副部长开着玩笑,“今天的比赛还有什么看头,这奖不必然要写上周家的姓氏了嘛!”
周和平虽然不满周勇出来时一副丧家犬的郁郁模样,但听见黄部长的话,收回视线,同样也客气地笑道。
“哪里哪里,黄部长过誉。犬子虽然在饭店里历练了十几年,手艺也才刚刚入门,今天过来也是想让他戒骄戒躁,从别的厨师身上学到些新的经验。至于能否得奖,清真国营饭店向来不看重这些虚名,提升手艺才是关键。”
在场的都是人精,心知肚明周和平说得不过是些场面话,要是真不在意这虚名,又何必将自己的儿子都派出来。
“还是咱周大厨谦虚低调,值得我们学习!”
与周和平相互吹捧几句,黄副部长环视一圈,最终被站在周勇不远处的一位女同志,吸引了全部的注意力。
“不过这小周师傅所在的第三组,各自准备的菜品倒是稀奇。”
一般来说,为了确保餐桌上菜品的适配度,在确定主菜后,其他的菜品,特别是热菜,都应该与主菜保持相近的滋味,差别太大,不仅是从味道上容易让食客产生分裂感,外形上也同样会显得杂乱且没有条理。
这是准备宴席的大忌。
但三组的众人,明明都是些有经验的后厨师傅,此刻却全部都像是将这一大忌抛之脑后。
贴别是那位女同志,从食材框中挑选出的南瓜,就让参加不少场厨艺比赛的黄负责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不仅是黄副部长在看,徐福谦和商业局的廖主任,同样在打量着苏楚箐今天打算做的这道热菜。
要不是为了防止影响参赛选手,从而定下了不能在比赛期间四处走动的要求,廖主任估计肯定会站在苏楚箐旁边好好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红案师傅,手艺高超到足以让徐福谦同志和苏部长,给他连写两封信,就是为了能让她顺利参加比赛。
苏楚箐今天顺菜的刀法极为平实,并不像其他厨师那样炫快炫花炫细致。
杨大壮和场上的其他参赛师傅们,在做菜的间隙,关注到苏楚箐这边,无一不感到意外,他们都以为苏楚箐选择了老南瓜,肯定是想从刀工上玩出些花样来,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苏楚箐刀横剖竖切,中规中矩地去蒂破膛取籽剔瓤。她没有将南瓜切成常见的莲花瓣,反倒是在削皮切块时,选择了靠近南瓜皮更老的区域,切成拇指大小的细丁。
切好的南瓜和糯米、冬笋、核桃、胡萝卜丁等其他配料一起混合均匀,塞进清洗干净,并里外涂满上酱料的鸭肚当中。
众人这才明白苏楚箐真正想要的做的,其实是道乾坤八宝鸭。
八宝鸭不好做,一来在于鸭肉焖蒸的时机难以把握,二来就难在[八宝]的搭配上。以南瓜作为[八宝]的首要材料,虽然少见,但也并非没有,不过是要注意糯米和南瓜的配比多少而已。但将南瓜塞入鸭肉当中,一般是南瓜刚上市时才做的,那个时候南瓜肉质肥厚,蒸好后不仅南瓜的香甜能够完全渗入进鸭肉当中,吃起来更是能够入口即化。
所以苏楚箐虽然选择了道复杂的菜品,却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