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某多次试探,江琛总是避而不答。或许,江琛出仕的时机未到。”
说完,曹操望向陈宫:“军师,袁绍为盟主,我无异议。但那袁术,实在难担大任,若由他掌管联军粮草,定会大乱。你有何良策?”
陈宫闻言沉思,许久方道:“孟德,袁术之患,仅基于猜测。袁家四世三公,诸侯皆欲依附。即便我等以压缩军粮展示,恐也难使其转而支持我们。”
陈宫的分析,令曹操失望。
众人散去后,曹操凝视江琛所绘《东汉末年势力图》。冀州、扬州粮仓,或由袁家兄弟掌控,而他所在的陈留,还有太守张邈。
江琛,难怪你不愿为官!我曹孟德尚无立足之地,何以安置你这等大才?
嘿嘿,但你既与我曹孟德为友,总得帮我一把吧?
想到此,曹操不顾夜色已深,牵马离营,急回城内。
夕阳映照,曹操远见江琛欲关门,高声呼喊:“江琛,大事不好!”
“老曹?怎又来了?何事慌张?”江琛疑惑,放下门板。
曹操下马,拉着江琛进店道:“江琛,我得到消息,袁绍与袁术已率五万大军,距陈留仅三十里。袁术还从扬州运来足以供十万大军三月之粮。”
江琛听后,平静回应:“这有何忧?袁术远途运来如此多粮草,意在联军督粮官之位。若非袁术搅局,我还真愁压缩军粮无处推销。”
曹操惊讶,心中暗想:江琛研造压缩军粮时,莫非已预见袁家兄弟欲夺督粮官?他怔怔地望着江琛。
江琛摇头笑道:“新型军粮未面世,若无合适时机,外人怎会接受?昨日我初展示,你不也回避了吗?”
曹操连忙辩解:“江琛,昨日那碗军粮,是变质了……”
“此刻还计较军粮优劣?”江琛脸颊泛红,坚决说道:“且我后来给你的配方,已解保质期之忧……”
“是我疏忽了,江兄请继续。”曹操急忙致歉。
江琛冷哼一声:“你何时不出错?身为军需供应者,不关心军粮,反倒忧虑袁氏兄弟。你家主公曹操,定能洞察袁术督粮之利。”
曹操不解:“袁术督粮,于我何利?”
江琛轻蔑地瞥了曹操一眼:“若非讲明,你定难安心。但我江琛才智,不及你家主公。若我言不及他思,日后勿笑我!”
曹操苦笑,连忙发誓。
江琛满意颔首:“袁氏兄弟兵力十倍于你家主公,且有重粮及门生故吏支持。你家主公自知一时难以抗衡,定会顺势支持二袁上位,以换取利益。毕竟,曹操乃讨董联军发起人,兵力虽弱,但在联军中颇具话语权。”
“江兄,袁绍尚可,但那袁术心胸狭窄,嫉贤妒能,若让他督粮,必生乱子!”曹操焦急起身。
江琛瞪了他一眼:“你以为曹操像你般迟钝?
袁术不惹事,何来机会?
无机会,我们的军粮卖给谁?
再者!
让袁术督粮,他若在军粮上动手脚,对曹操而言更易解决;
还是让袁氏兄弟联手,率五万大军在战场上捣乱来得轻松?”
曹操闻言,顿时醒悟:“对啊!我怎未想到?”
“只要我们盯紧袁术,哪家诸侯遭殃,我们就送粮上门。
这样既做生意,又卖人情!
妙哉,江兄真乃奇才。”
无解之局,被江琛三言两语化解。
曹操对平庸的陈宫愈发不满。
正欲鼓足勇气,再请江琛出山相助之时……
江琛猛然站起,将他推出门外:“这等小计谋,你家主公一眼便能识破,算什么妙计?
天黑了,老曹,你快回家。
我忙了一天,要打烊了。”
砰!
门紧闭。
曹操呆立,自语:“江兄……你这是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我吗?”
几名藏于茶馆附近,保护江琛安全的曹营士兵,见曹操出门,急忙上前。
领头的是个矮壮青年,二十出头,面庞黝黑。
“拜见……”
“噤声,随我来。”曹操瞪了他一眼,牵马向城外走去。
男子急忙挥手示意手下退下,快步跟上曹操。
以为江琛看穿心思,故意阻挠,曹操心情郁闷,不觉已走出甚远。
望见陈留城门,曹操才想起身后之人。
“你何人,手下几何?”
“回曹校尉!在下李通,字文达,现任曹营步弓手伍长。”李通连忙回答。
“文达,你可识字?”曹操惊讶地转过身来。
在彼时,唯有世家大族子弟方能接受教育,多数地方豪强近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