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清晨。
林经早早起来,煮了西红柿鸡蛋面吃得很香。
今天厂里休息,他把车票和十张“大团结”放进挎包。
锁好房门,迈着轻快步伐走向正阳门供销社买自行车。
路过中院时,看见贾家母子投来怨恨目光。
“都是这个家伙害惨了我们,不然昨天我们就能收到上百捐款!”
贾张氏絮絮叨叨,秦淮茹听得心烦。
林经虽听见却懒得理会,何必跟狗计较。
林经心里窝着火,但生气的又不是自己。
今天他还有要紧事要做,实在不愿在这儿耗着。
院子里还没人有自行车,要是买了,就是全院子的第一辆了!这年头拥有一辆自行车,可比后世开宝马还风光。
最后,林经坐公交来到正阳门供销社。
一进门,直奔卖自行车的柜台。
他在柜台旁转了几圈,看到几种款式,有些拿不定主意。
售货员注意到了他的目光,走上前热情推荐:“同志,这里有飞鸽、永久和凤凰三种品牌的自行车。”
“凤凰牌新到的,180块!飞鸽和永久都是160左右,您看喜欢哪款?”
林经仔细看了看,觉得凤凰牌更合心意。
“让我试试那辆凤凰牌的。”
售货员熟练地推出来,林经摸了摸车架,手感很好,尤其后座上的凤凰标志让他爱不释手。
“我就要这辆了,多少钱?”
“186块,还需要一张票。”
林经拿出二十张大团结,付完钱把票递给售货员。
对方检查无误后,笑着给他开了发票。
一辆全新的二八大杠就此诞生,锃亮的车身引得路人纷纷侧目。
车子质量没得说,单是标志就足够让人艳羡。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
“这小伙子真厉害,这么年轻就有自己的车了!”
“什么时候我也能买一辆呢?看着都眼馋。”
“看看人家的志气,再看看咱们,真是没法比啊!”
路过的人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尽管售货员每天和自行车打交道,但她要是自己买一辆,那也是买不起的。
如今,能买得起自行车的并不是人人都有资格。
再有钱没票也等于零。
“叮铃~”
一声清脆的铃声悠悠传来,人群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在林经身上,他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的新自行车刚从供销社推出,林经骑上车,轻松地穿梭在街头巷尾。
周围的人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回头率极高。
到了派出所,自行车挂上了钢印,上了牌照。
完成这些手续后,这辆自行车正式归林经所有。
但他并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先游览了四九城的知名景点,享受了一番兜风的乐趣。
他在王府井闲逛,在潘家园溜达,尝遍了各种特色小吃。
北京烤鸭闻名遐迩,皮酥肉嫩,即便只是蘸着酱油吃,也足够美味。
林经忍不住舔了舔嘴角,意犹未尽,吃完一只又打包带走一只。
兜完风后,林经满意地骑着自行车返回小院。
“叮铃~”
铃声响起,邻居们好奇地望向院门口。
林经推车进院,顿时引发一片惊叹。
这是小院里的第一辆自行车,大家无不震惊,纷纷围上前。
“这是你买的?”
正准备去湖边钓鱼的阎埠贵看到了林经的新车,结结巴巴地问。
他也一直想要一辆自行车,可惜家里既缺钱也没票,只能省吃俭用过日子,实在买不起。
阎埠贵本想伸手摸一下,但想到车很贵重且是林经的,赶紧收回了手。
“想摸就摸吧!”
林经心情很好,见阎埠贵畏畏缩缩的样子,大方地允许他触碰。
阎埠贵一听这话,眉眼间满是喜色,随手摸了摸那辆崭新的自行车。
他绕着车转了几圈,细细打量。
院子里的人纷纷围了过来,听说有人买了自行车,都跑到前院来看热闹。
易中海也挤了进来,看到是林经买了这车,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不就是一辆自行车嘛,有什么稀奇的!”贾张氏在一旁酸溜溜地说着,眼神中透着几分不甘。
“林经,你的凤凰牌自行车花了多少钱?”阎埠贵眼中满是艳羡,一眼就认出了车的品牌。
“大概一百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