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头。”这事我们别参与。"
……
撇开其他不说,易忠嗨刚花了十五万,还指望柱子从鸿宾楼给东旭带菜补身体呢。
这时候掺和进去,岂不是白搭?
当然,这事也不能算完全坏。¨齐_盛~小?说?网- \免/费?阅`读?
何大清走后几天,易忠嗨本打算等柱子兄妹日子艰难时再去帮忙。
没想到柱子去鸿宾楼后,生活反而越来越好。
他不掺和,不代表刘海忠就会放弃。
他们给柱子施压,不论结果如何,都等于增加了培养柱子的机会。“行,你决定就好,但我觉着刘海忠未必能成这事。"
大妈听丈夫这么说,点点头又摇摇头。
这些天院子里发生的事她全知道。
柱子和贾家的几次冲突,处理得无可挑剔。
即便易忠嗨亲自出面,恐怕也难以改变现状。
刘海忠瞧柱子年纪尚小,想欺负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
后院,许家。"小子,明天得机灵点。”
许伍德拍了下许大茂的脑袋说道。
今日刘海忠来许家,目的自然与柱子家办宴有关。
当时许大茂也在场,一听要去傻柱家吃席,立刻眼睛发亮。
他正苦恼没机会教训傻柱,如今这借口再合适不过,还能趁机让他多吃多喝。
于是他赶紧求父亲应允。
许伍德虽在四合院里算得上狡猾之人,过去有何大清时,四合院里说话算数的只有他、许伍德及后来的三位大爷。
若论权威性,何大清和许伍德更胜一筹。
何大清已离家数日,许伍德清楚状况,但他并未主动提及此事,因为他不愿出头。
如今刘海忠带头,他就少了顾虑。
不过,他仍没直接答应,而是让许大茂明日随刘海忠前往。
这样若无意外便可顺利赴宴;若有变故,也可推脱责任说是许大茂不懂事。
像这种精于算计的人,行事格外谨慎。
听闻父亲叮嘱,许大茂满不在乎。"爸,您尽管放心,明天我和刘叔去傻柱家,保证让他不敢拒绝!”
之前从傻柱那里受的闷气似乎终于有了出口,许大茂内心十分畅快。
……
刘家。
夜深人静,刘家一家人却毫无睡意,全都围坐在客厅餐桌旁。"爸,就这么咱们几个去吗?”
刘光齐第一个发问,他对去傻柱家吃席最为期待。
二大妈以及刘光天、刘光福都将目光投向刘海忠。
今日,刘海忠走访了院内几户能说得上话的人家。
易忠嗨不在家,老许便派他儿子过来。
阎老三不知为何不但没来,还劝自己别参与这事。
连吃席都不积极,还能指望他做什么?
刘海忠最后决定:"我们几个就够了,傻柱爹跑了这么久,我不信院子里只有我们来吃席,占便宜的事,肯定有不少人惦记!"
听到这话,刘光齐三兄弟眼睛都亮了。
这下好了,接下来几天,他们的好日子要来了!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顿席可不容易。
……
晚上十一点多,何裕柱练完桩功,擦了擦额头的汗,走到院里的水池边洗脸。
回到屋里躺下时,他还在想阎解放刚才说的话。“刘海忠明天要带人来找我商量办席的事?”何裕柱稍微思考一下就明白了。
这就是所谓的"吃绝户",古代就有这种习俗。
如果谁家无儿无女,死后家产就会被变卖,用这笔钱设宴请村里人吃饭,直到这笔钱花光为止。
所以大家才都希望有儿子,至少不会落得被别人"吃绝户"的下场。
而何裕柱目前的情况则是另一种"绝户"——家里虽然有儿子,但年纪太小,父母去世后,亲朋好友过来吃席全靠对方的良心。
后来这种情况也延伸到邻里之间,纯粹是趁主人不在欺负弱者。
不过何裕柱并不太担忧。
不说其他,你想来蹭饭就能吃?自己不理睬他们,他们又能怎样?
何裕柱这段时间练习的国术可不是白费的,要是真有人强行动手,他也不会坐以待毙。
况且,何裕柱也不需要亲自动手。
这种事情根本无法公开讨论。
若是真的闹起来,直接扣个“恢复旧习俗”
的帽子,看看还有谁敢多嘴。
无非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