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院长兴奋地找到李卫国:"你的急救方法上了报纸,快看看!"
陈院长将一张报纸放置在李卫国面前,说道。
李卫国拿起报纸扫了一眼,发现自己的急救方法刊载于第三版。
尽管位置普通,但这已是极大认可,毕竟出现在报纸而非医学期刊上实属不易。
他心中暗想,不知是否能因此获取情绪值,只盼能有所收获。
见李卫国神色平静,陈院长对他另眼相看,觉得此人心志坚韧,若悉心栽培,日后或许可成为名医。
叮嘱了几句后,陈院长便离去。
作为医院顶尖技术专家,他事务繁忙,无暇过多关注李卫国这样的普通医生。
李卫国放下报纸正准备接诊患者时,脑海中突然浮现一条陌生人的正面情绪值:
来自刘成的+1!
刘成是谁?似乎并不相识,或许是看到报纸上的急救法才产生的共鸣。
紧接着又传来一条提示:
来自张波的+1!
然而,也有一条负面情绪值:
来自王海的-3!
***
一个上午过去,李卫国陆续获得上百点情绪值,大多为1点,最多的不过2至3点。
虽未达双位数,亦无超过4点或5点的记录,但早已料到如此。
这般结果并未让他深感失落,毕竟若是登报即获海量情绪值,岂非一跃成仙?数百点已属难得,聊胜于无。
随着时间推移,情绪值或许会增加。
更何况,急救法传播可救人性命,纵使回报有限,积德行善亦无不可。
稍作自我开导后,李卫国不再纠结此事。
正欲前往食堂用餐,门外闪过一道身影,一位女子走进来:
“卫国老弟,我代表你嫂子给你送来东西!”
看清来人,李卫国喜形于色:“嫂子好!”
来者并非旁人,正是总务科工作人员沈云,她丈夫是厂办副主任王洪。
果然是代夫送条子而来。
李卫国托王洪制作的压力井配件已完工,另有几十斤废铁,费用已结清,总务科也开具了放行凭证。
轧钢厂安保严格,无厂内批准,绝难带物外出。
李卫国接过凭证按价付讫,沈云此次未加推辞。
临行前,王洪交代清楚,若李卫国付款,应坦然接受,以免生疏。
钱不多,压力锅名义上由厂里废料制成,废铁本身价值有限。
不过是些废料凑一起,总金额不到十块。
王洪了解李卫国的想法,未刻意压价。
若是个厂办副主任愿意,甚至可分文不取拿走,但李卫国无需欠这种人情。
李卫国邀王洪夫妇吃饭,被沈云拒绝;沈云回请李卫国,也被拒。
两人争执不下,最终一同去食堂。
如今打饭,傻柱不敢再对李卫国耍手段。
只要见到李卫国,傻柱便找借口避开,避免碰面。
偶尔疏忽或避不开时,只要轮到傻柱打饭,总会盛满一大勺,还格外小心,唯恐掉落一根菜惹李卫国误解。
馒头挑大的拿,以防李卫国不满,当众责罚。
在食堂同事及众多工友面前,若因李卫国责骂而当众落泪,傻柱自觉无颜留在轧钢厂。
...
饭后,李卫国让沈云借来板车装运物品,出门后归还板车。
有总务科批条,门卫自然不会刁难。
拐入无人小巷,李卫国将板车物品收入系统空间,返回还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