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国捕获的野猪归自己所有,无需上交或分配。
但按老规矩,需宴请亲近友人共享“杀猪饭”。
张猎户虽年过五旬,体力稍逊,却依然能熟练完成杀猪工序:吹气、褪毛、剖膛、分割,动作流畅自如。
即便仅靠火把照明,他的技艺依旧精准无误。
按照惯例,李家并未独自享用整头猪,除了邀请几位交情不错的乡邻一同饮酒,还打算出售部分猪肉。
如今,老农们难得能吃上一顿肉。
一是因家境贫寒,买不起;二是购买不便。
想吃肉,需奔波十几里到镇上,不仅耗费金钱体力,还浪费时间。
更棘手的是,买肉需凭票。
老农哪里弄得到肉票?只能高价购买。
通常,只有在村里有人杀猪时,才会少量买些解馋,也就三五两或小半斤,尝个味道罢了。
与后来不同,当下野猪肉价格不高,远不及家猪值钱。
毕竟,人们追求的是油脂而非纯粹的味道。
野猪肉较瘦,炼油少,不受大众欢迎。
不仅是野猪,家猪也一样,人们偏好肥肉,瘦肉仅作为无奈之选。
李卫国未多取野猪肉,但也不少拿,按小王庄的老规矩,一斤野猪肉换三斤白面。
当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禁止私人交易。
为避嫌,李卫国严格遵守国家规定,只以物易物,不直接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