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四(海拔8300米),位于死亡区内,是冲顶前的最后一个营地。+山′叶_屋+ ·首,发,】
【峰顶,从营地四出发,攀登者经过著名的第二台阶,海拔约8610米。这是一段陡峭的岩石,需要使用梯子或固定绳索。登山者最后需要通过“第三台阶”到达峰顶。】
【除南坡和北坡这两条常规路线外,还有一些技术性更大的登山路线。这些路线较少使用,仅限于专业登山者挑战。不论哪条线都极具挑战,特别是接近顶峰的“希拉里台阶”,这是一个近乎垂直的岩壁。】
【攀登者不仅需要良好的攀岩技巧,还必须克服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每小时160公里的风速和海平面30%的含氧量。】
【根据统计数据,从1922年首次尝试攀登珠峰至今,大约有10000多人尝试登顶,死亡人数在320至350人之间。这意味着总体死亡率约为3—4%。】
【而且历史数据显示,死亡风险最高的时段通常是在成功登顶之后的下山路途。原因包括体力耗尽、天气突变、氧气不足等。由于珠穆朗玛峰的极端环境,许多遇难者遗体无法运送下山,通常留在山上。】
——“死亡率3—4%,这比高考上清华的概率还低”
——“营地分布跟爬楼梯似的,就是这楼梯有点高”
一—“这哪是登山,分明是真人版限时逃生挑战”
一—“进来容易出去难,下山比上山还要命”
一—“遇到暴风雪请及时回头,这里不会有红十字救援站”
——“一个不小心就要穿越回上一个存档点”
一—“本次攀登活动,生死自负,概不负责”
东汉位面。
曹操站在帐中。
神色复杂地看着天幕中显示的画面。荀彧在一旁静立。
等待魏王开口。
“子远啊,这雪山之险,远胜我当年征战乌桓时经的燕山。”
曹操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
荀彧轻声应道。
“确实如此。这后世之人竟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开辟道路,实在令人惊叹。”曹操缓步踱至案前。
饮了一口酒。
“我军将士征战沙场,伤亡不过十之一二。这山峰倒好,每百人便要折损三四条性命。若是让吾儿曹不知道,怕是要写一首悲壮的诗文了。”
“不过这些攀登之人,倒是与将士们一般,明知可能殒命,仍前赴后继。”曹操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又露出担忧之色。
“只是这般高度,就算是我帐下最精锐的士兵,怕是也难以适应。”荀彧说道。
“王上,这后世之人已有特制的氧气装备,倒是解决了一些困难。”
“有趣。~小^税-C`M/S. ?埂!辛′罪*哙,若是让程昱知道这世上还有如此奇物,定要想办法打造一批。”曹操抚掌一笑。
“不过这山上的遗体那幕,倒比当年赤壁战后的景象更令人心惊。”荀彧见曹操陷入沉思。
正要开口。曹操却突然笑道。
“我观这些登山者,倒像极了当年的袁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最终难免一败涂地。”“不过这般壮志,倒也值得敬佩。”
曹操负手而立。望着天幕的方向。
“子远,你说这后世的人,为何要如此执着地去征服这座山峰?”荀彧微微一笑。
“或许正如王上常说,盖世英雄,胸中直有丘壑。这便是人心中永远无法平息的征服欲望吧。”
曹操闻言大笑。
“说得好!若是让我年轻时见到这座山,说不定也会去试上一试。”“不过现在,还是让这些后世之人去征服它吧。”
大清位面。
雍正皇帝眼神锐利地盯着天幕。脸上的表情逐渐凝重。
年羹尧站在一旁。
感受到皇帝身上散发出的威压。“这便是世界最高的山峰。”
雍正冷静地开口,眼中透着几分审视的神色。年羹尧恭敬道。
“回陛下,确实如此。这后世的人在山上建立了多处营地,层层推进。”“朕倒是没想到,这西臧境内竟有如此险要之地。”
“这绒布寺的和尚们倒是好福气,天天能看到这般景象。”
“前方的路线如此危险,这些登山者竟然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前进。倒让朕想起驻守边疆的将士们。”雍正站起身,负手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