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挑个子弹还要搞得像洗砂金似的,一遍又一遍地过筛子。
这子弹不都是一个样子吗?
黄澄澄的个大饱满,重量也是实沉沉的,但政委拿在手里不断掂量是咋回事。
难道政委还能从中找到那些最标准的子弹不成?
还别说,赵刚就这个事儿还捣鼓出一套理论来。
用他的原话说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狙击枪必须抓住每一滴时间去熟悉、去摸索,到了真正使用的时候才能如使臂指。
而子弹在一次次精挑细选后,他会把相同重量、相同长度和体积的子弹进行分类装盒。
这样就能在战斗中使用完全一致的子弹,减少射击精度误差。
这套言之凿凿的理论把林晓都震惊了。
难道赵刚也是后世穿越过来的,连标准化、极致降低公差的质量控制理论都搞出来了?
题外话过后,言归正传。
此时的赵刚调整好一个最舒适的卧姿,鹰隼般犀利眼神透过8倍镜牢牢锁定小鬼子重机枪的位置。
本来赵刚的眼神就比一般战士好上许多,不然也不会在抗大学习过程中射击科目拿到满分。
现在有了8倍镜更是如虎添翼,稍稍调整一下镜头就发现目标。
尽管平日里也时常用8倍镜模拟战场搜索目标,但这第一次实战还是让赵刚吃了一惊。
这8倍镜竟然如此清晰,镜头下小鬼子机枪兵脸上的狰狞之色都丝毫毕现。
这些小鬼子果然狡诈,竟然想到在营房内堆砌沙包,然后在沙包上架设重机枪。
不过这对于98K狙击枪在手的赵刚来说,有没有防御工事没有两样。
赵刚深深吸了一大口气,然后调整肺部呼吸,让呼吸尽量缓和下来。
几秒钟后,感觉身体进入了一种不动如山的状态。
98K狙击枪似乎成了赵刚手臂、眼睛的延伸,大概就是所谓的人枪合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