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这或许是其麾下水师的战果。
穿越至此,这是杜寒首次来到海边,见这几篓海产,不禁想起前世参军的经历,作为海军陆战队的一员,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
时间尚早,二人坐在棚屋下闲谈,观看民夫往船上装载货物。
杜寒从张斌良处得知,觉华岛驻扎有七千多营兵,另有八千多居民,其中一半是商人。
“为何有这么多商人?”
一听觉华岛有如此多商人,杜寒倒不觉得惊讶,史书中也曾提到觉华岛有商民七八千人,他好奇的是,总共万余人的地方怎会聚集如此多商人。
想要实现内循环,这点人口显然不够。
“建州需要大明的粮布,大明也需要建州的貂皮人参,不论战事如何,总有人从事贸易。
倭寇那边同样商机无限,觉华岛成了各地商人的落脚点,自然人就多了。
岛上还有客栈、酒馆、烟花之地,等杜将军抵达觉华岛,恐怕也会流连忘返。”
张斌良的话令杜寒颇感意外,他对觉华岛所知不多,仅知道努尔哈赤攻占觉华岛时,岛上军民过万,他一直想来觉华岛,主要是因为自己出身于陆战队,总觉得靠海更安全。
此外,他还注意到觉华岛上的物资,杜寒心想,若真要赌上一把,守住这些物资便是最大机遇,若待在宁远,无论何种功劳,最终都难以独占。
如今得知觉华岛的状况,杜寒更加心动,原来觉华岛不仅是后勤基地,竟还是海上走私的重要中转站。
这是一个极为优渥的差使,难怪这些将领即便建功机会寥寥,却也未曾听闻谁有不满。
以张斌良水师参将的身份,这些年想必已积攒了不少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