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棉花糖小说网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219章 国库没钱

第219章 国库没钱

此法堪称精妙至极!

至于藩王是否愿意,已不在朝廷考量之中。

大明国力强盛,疆域广阔,土地肥沃,处于绝对优势。

若他们不愿,只需反手应对即可。+1¢5/9.t_x?t\.*c-o·m*

当然,此事并非易事。

仅是让藩王迁移封地,就不知要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协调与推行。

还有许多相关问题亟待解决!

然而,这一策略的巧妙绝不可否定。

其意义堪称开天辟地。

想到这里,朱标对朱政展现出的能力极为满意。

这样的人物,正如父皇所言,实乃天选之才!

若在今日会面前,朱标对是否让朱政继承皇位尚存疑虑。

此刻,他已毫无犹豫,认定朱政正是朱家的千里良驹。

未来大明的第三代皇帝,非朱政莫属。

朱标稍作沉思后,想起朱政先前似乎意犹未尽,于是再次发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政儿,你说对外需开拓疆域、分封,我很认同。

那么对内呢?你怎么看?”

“对内?”

朱政略显迟疑,随即淡然一笑:

“其实很简单,只要做到六个字即可。”

“六个字?”

朱标双目放光,急切追问:

“哪六个字?”

“士农工商并重。”

朱政毫不犹豫答道。

接着目光坚定地解释道:

“在我看来,我大明百姓各业并无高下贵贱之分。

士人重要,农民重要,工匠和商贾同样重要。

而如今我大明重士尊农,却轻视工商,实在不明智。”

“此话怎讲?”

朱标听后皱眉不解。

明朝以崇文抑商为国策,此为众人皆知。

朱政对此早有准备,从容解释道:“殿下曾教导,文武并举,不可偏废。

此乃至理。

士农工商亦当如此。

士农固然重要,工商业者难道就卑微吗?国家需士子治世,需农人耕作供粮,此毋庸置疑。

可若无工匠,士子何以书写,农人何以耕田?世间万事,皆需器物。”

朱标虽认同工商业者地位低下,却也不得不承认其重要性。

他静听朱政之言,细细思量其中深意。

朱政继续说道:“商人往来南北,互通有无,虽看似不起眼,实则至关重要。

没有商人,天下人如何交易所需?况且,商贾创造的财富远超想象。

只是现今税负过轻,才未彰显其价值。

两宋之富庶,很大程度得益于商税。”

稍作停顿后,他问:“殿下可知,两宋时仅商税便占岁入八成,约八千万缗?”

朱标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听到这句话,朱标不由自主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紧接着,他的呼吸变得急促,眼眶甚至泛起红色!

他对大宋的富裕早有耳闻,却万万没想到,仅仅依靠商人税收,就能占到八成!

八千万缗,这几乎是大明现今总收入的三倍!

简直是压倒性的差距!

商税竟可以达到如此程度?

朱标一时怔住了。

缓过神后,他忍不住开始质疑:

如果真是这样,那大明现在的商税岂不是收得太少了?

若是能收到这么多商税,还会年年财政赤字、国库空虚吗?

连赈灾的钱都拿不出来?

想到这里,就连一向稳重的朱标,也不禁萌生了增税的想法!

然而很快,他摇摇头,打消了这个念头。

他知道父亲打压商人的原因:

害怕百姓效仿商人追逐利益,都放弃耕种跑去经商,从而威胁到农业根基。

朱政对此自然也心知肚明。

因此在以往涉及此事时,他从未与父亲争辩。

但此刻,情况已完全不同!

随即,朱政笑着说道:

“殿下不必担忧,百姓并非愚昧。

当他们发现纷纷投身工商业导致粮价飞涨、粮食短缺时,

就会意识到工商业收益不如务农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