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棉花糖小说网 > 大明:从流民开始权谋天下 > 第31章 新年

第31章 新年

春去秋来,转眼间五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10月1日,这不管是对于李为民来说,还是对于后世的华夏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通过这几个月的建设,新城区已经有了它的雏形。

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有很多的流民都成为了技术工人。

到后来,李为民就省略了技术两个字,将他们统称为工人。

流民中的大部分人原来都是农民,由于这个时代的匠户的地位很低,所以他们最开始的时候,其实对成为工人是有一定抵触的。

但看着人家成为工人后,除了有饭吃,还有工资领,这就让那些犹豫的人羡慕了。

特别是经过了之前的流民生活后,他们忽然觉得其实当工人也不错,于是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大部分的流民成为了工人。

工人们有了钱,那自然就要消费,于是在新城区的周围,自然而然地便形成了集市。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俗话说得好,饱暖思淫欲,在解决完基本的生存需求后,有些工人就开始拿着自己的工钱逛起了窑子。

针对这样的情况,李为民也曾严厉打击,但俗话说,食色性也,面对这样的人类本性,李为民虽然一直坚持打击,却始终根除不了。

不过想想也正常,后世的青楼属于违法犯罪行为尚且禁绝不了,在这个青楼合法的年代,李为民又怎么可能禁绝?

既然无法彻底禁绝,那就加强管理。

通过与马县令沟通,李为民和县里负责管理勾栏的人聊了聊。

李为民给他的要求也很简单,那就是不能强迫,但凡让他发现勾栏中有逼良为娼的行为,那他一定会让对方吃不了兜着走。

除了加强对勾栏的管控外,李为民还在工人中推行男女配对。

李为民将后世看过的相亲节目做了一些改良,每天晚上在广场组织工人相亲,这样既丰富了工人们的空余生活,也有利于工人们的稳定。

具体的操作是,李为民每天都会让有结婚需求的男女工人报名,报名人数男女都截止二十人。

晚上的时候,李为民会从这些男女中抽出十名,然后让他们带上一个编号,在高台上互相见面,做自我介绍,闲聊。

等闲聊完成后,李为民就让他们写出那个让自己心动的异姓,要是一个也没有的话,就不写。

等他们写完后,就会有工作人员偷偷查看他们写的结果,如果这个过程中有刚好配对成功的,就算是相亲成功。

他们可以私下里做进一步的了解,凡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后再一次的,李为民都会给他们发放额外奖励。

每一轮配对成功,或是一个也没有看上的人都会离开,由后续的人补上,补上的人做完自我介绍后,又开始新一轮的配对。

在这个过程中,即便有些人第一次并没有能配对成功,但当第一次没有配对成功后,他们会本能地寻找另外一个人,如此一来。随着轮次的进行,配对几率就大大增加。

在这个缺少娱乐活动的时代,李为民的这个相亲节目一推出,就获得了所有工人和百姓的喜爱。

到后来,即便是县城里的百姓,也经常出来看相亲,就连马县令和马英也经常来。

马英当时就曾感慨,“卫明,你真是太厉害了!你脑子里怎么能想出这么有趣的相亲节目呢?”

在马英充满小星星的目光下,李为民要是有根尾巴的话,一定会忍不住竖起来。

随着天气慢慢冷,工人们的工装就显得不够看了。

若是在后世,两套冬天的工装自然是不算是什么,可在这个棉花金贵的时代,李为民是真发不起免费的棉袄。

一方面是工人的需求,一方面是巨大的经济压力,经过仔细的利弊权衡后,李为民选择了采用预支工资的方式,帮助工人们买棉袄。

这样既解决了工人们的实际需求,也减少了李为民的实际支出。

若是在后世这样的方式自然是行不通的,可是在这个时代,棉袄和粮食一样,都属于硬通货,随时都能换成钱。

所以面对这样的预支工资方式,大部分的工人都选择了同意。

至于剩下的那小部分,那则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有旧棉袄,他们只需要将里面的旧棉花翻出来,然后重新买点布做成新棉袄就行了。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过年的时候。

春节是华夏最隆重和最有特色的节日之一,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不管他们在之前的一年过得如何,到了春节时,人们总是会忘掉那些不愉快,聚在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