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棉花糖小说网 > 恰逢美好时代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滑铁卢

第一百四十一章 滑铁卢

这些资料,是林明在等待白工出整改方案的时候,百无聊赖之际,突发奇想,去图书馆找资料查的。

在有这个念头的时候,林明是想搞明白雷电到底是个啥玩意,另外,就是想自己也不能干等着,也查查资料学习学习,没准也能找出解决思路来。

可查完资料,他觉得自己太自负了!

从他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雷电的可怕,因为,他曾亲眼见到村里的一颗大树,在下雨时,被雷劈了,然后从中间裂开。那得是多大的力量啊,才能将那么粗的大树,齐刷刷的劈裂开?

每当下雨时,家里的老人或者学校的老师,也总是循循善诱,劝告他们少去大树底下,少去空旷的地方。问及原因,都是说怕被雷劈着。

可那时候,林明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亲眼见到被雷劈了的大树之后,每次下雨,他都恭恭敬敬地遵照老人和老师的嘱咐,决不去大树底下和空旷的地方。

可为什么会有雷击,他并不清楚。

查资料之前,他甚至有些可笑地以为,没准自己就像第一次去解决自动化产品的故障一般,也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虽然他不想争功,但他也不想失去一次证明自己能力的机会。

可真的查完资料之后,他有了一种深深地挫败感。

如果说之前,他对雷电以及这个项目的一些认知仅仅就是感性的话,那么,看完资料之后,他理性地认为,想尽善尽美地解决这个项目的问题,几近不可能!

其实也不是完全不可能,而是,在现有的条件下,几近不可能!

这就涉及到一个成本的问题。

那就是能花多大的代价,解决这个问题!

林明不知道防雷方案的具体费用会是多少钱,但是以他的经验来看,起码在这个项目上,要想彻底解决问题,那么,将这个项目所有的合同款都用在防雷上,都未必够!

通过研究资料,再加上他对通讯公司以前做过的项目的一些浅显的了解,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以前在北方没有发生过这样的问题,到了云南,就发生了这么多问题的根本原因。

云南是雷电高发区,这当然是主要原因之前,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无线通讯的特点,才是真正的原因。看完资料,林明可以负责任地说,如果当初不是主要推广通讯设备,而是力推自动化设备,那么,公司一定领略不到云南这个雷电多发区的可怕之处。

因为,自动化产品运行在变电站里,无论是电源也好,还是采样来源也好,都受到了变电站原有防雷设计方案的严密保护,甚至于说,即使真的遭受到了雷击,自动化设备也一定是最后受到波及的,在这之前,早就有别的设备,替自动化设备抗下了雷击。

可无线通讯设备不同,无线通讯设备,必不可少的核心之一,就是天线。

而这天线,为了保证达到理想效果,必须安装到高处。可惜,这个高处,就意味着,天线需要经受雷电的考验。

在北方,公司原来的市场,大多数都是在平原,特别是通讯公司的产品,可以说全部都是在平原使用。

无线通讯产品,虽然说是无线,不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并且还有绕射、反射的特点,但其实最好的效果,还是物理距离上的直通,就是说最好在直线距离上,没有什么阻挡物。

这样对于无线信号来说,衰减最少,效果最佳。

在平原地区,想实现这样的效果,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增加中心站点天线的高度,这样,无论下面带多少站点,只要保证了中心站点是整个区域的最高点,差不多就实现了直线上的互通。

而仅仅是在一个地方,增加防雷设计,那成本要小的多。在加上其实在北方,大多数地方,都已经实现了微波通讯,都已经有了信号塔,那自然就有了齐备的防雷措施,所以,公司再安装天线时,根本就无需考虑防雷。在加上北方的项目,都没有在雷电多发区,这也就造成了公司根本没有遭受雷电损失的可能。

可在山区,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无论你在中心站点设置的天线有多高,总不可能会高出四周大山的高度吧?

即使理论上技术上可以实现,可造价呢?一个几百米高的塔,费用会是多少?即使再没有工程经验的人,也能想象出来其中的难处。

所以,最可行的方案就是,保证中心站点的天线安装到该区域建筑物的最高点即可,这个最高点可能是某个大楼的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