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棉花糖小说网 > 恰逢美好时代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有了畏难情绪

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次,有了畏难情绪

当天下午,林明等人就回了公司。

一路上,文总和赵总颇是有些得胜还朝的感觉。林明能够理解文总和赵总的心情,毕竟,十几个小时之间,那是冰火两重天。

而且,这个电网安全装置虽说是省局立项的科技项目,也得到了省局相关人士的大力支持,一些设计思路以及逻辑,都是省局相关人士提供的。但是,具体到落实,由想法变到实实在在的产品,对思路及逻辑进行了程序上的实现,那可是以文总为首的,赵总为中坚力量实现的。

可以说,省局提出了一个想法,文总和赵总将想法照进了现实。

现在,得到了这么大的肯定,文总和赵总理所应当要骄傲和自豪。

况且,按照蒋总所说,省局将召开项目验收会,邀请全国的同行、专家来参加,那又将大大地让公司在全国电力行业大大地露一回脸。

更别说如果得到了全国电力行业的认可,那么公司的市场又将打开一个新局面。

在同行的竞争中,又将拥有了一个拳头产品。

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啊!

林明也是由衷地高兴!

然在早上刚听说这件事时,他努力往好的方面想,但最终会有这么大的利好,确实是他根本就没有想到过的。

不过,他也有点犯愁。他不由得想到,如果这个产品推向市场,那么,承接这个任务的必将是事业部,而落实到人头上,那必将是他。

可是,这个产品的专业性太强了,以他现在的水准,肯定是达不到这个要求。

中午吃饭时,刚听蒋总说的那些名词,都够他喝一壶的。

这个产品,要面对的客户,都将是各个地方的顶级专家,以他现在半瓶子水的水平,走不到三个回合,就得原形毕露。

这个产品和自动化产品不同,自动化产品已经是有标准有多年运行经验且各地都已经应用多年的产品,跟客户介绍时,都不需要他多介绍,人家都非常清楚。功能和性能都是国家标准要求的,各个厂家比拼的就是质量、稳定性而已。

而这个电网安全装置则不同。因为没有标准可言,也没有什么运行经验。按照中午蒋总说的,其实就是推广,各省的情况不同,可能要求也不尽相同。这就意味着,这种项目,产品不可能是标准件,而大多应该是定制款。

可要是定制,那涉及到的知识面就太宽了,他就是想补充,恐怕都无从谈起。

他不是电力专业毕业的,这么专业的知识,对他来说,真的是有点勉为其难了。

其实,本来可以让文总和赵总多给他讲讲课,这是最好的恶补电力知识的办法。但是,以他这么些日子和这两位老总相处下来的感触来说,他觉得这条路基本上走不通。

倒不是说文总和赵总藏着掖着,不愿意教授给他知识。文总和赵总在这方面无可指摘,都是愿意教书育人的。

可是,愿意归愿意,实操归实操。

文总和赵总都算是那种不善于讲课的人,特别是文总,你要是问他什么问题,他能够滔滔不绝地把所知道的知识都传授给你。但是,如果让他系统的讲课,他就完全不知所云了,根本就讲不出来。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林明提问题,文总回答,这样效果最佳。

以前面对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时,都是这个模式,效果非常好。林明虽然不懂技术,但他善于总结归纳,总是将文总讲的知识归纳的头头是道,所以,文总很是喜欢林明。

但是这次不同,林明一点都不了解这个安全装置,就是让他提问题,他都不知道该从何提起。

另外,通过中午蒋总等人的交谈,他也深深地担忧一点,那就是对于电力系统来说,文总和赵总的知识储备其实也不够。

这不是他看轻自己人,而是电力系统太复杂了,里面分工很细,文总和赵总已经公司大多数技术人员,其实都是学计算机出身,对于电力系统的知识,其实都不够。

像这次的电网安全装置,整体思路其实都是省局专业人员提出来的,公司只是将人家的思路进行了程序化、产品化。而之所以省局能够将这么重大的科研项目交给他们,是因为之前公司和省局在自动化产品方面有了多年的合作经验,省局的领导信任文总。

可是到了别的地方,大家没有了合作基础,再想得到省局这样的信任,那可是难了。

本来没有信任基础就难,如果自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呢?那怎么办?

之前,在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