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上花布继续说,“其实城北中鼓大街后头的集贸市场还有人拖来的藕更便宜,刚才住在筒子楼里的淑芳就买了些,但太远了,我昨天去看了,今天就没去。”
“华南集贸市场旁边的那家门市部藕瞧着咋样啊?”另个婶子问。
她家男人就在华南旁边上班,听说那边进了藕,早上出门前特意叮嘱他下班买几节带回来。结果现在看到苏彩秀买到的,她又换了主意。
苏彩秀回忆几秒,“华南那边卖的都不太行,藕瞧着同样是放的时间久了。听说华南的货同样是找散户收的,依我看倒不如直接去集贸市场找外地不定少了个二手价,单价还便宜些。”
之前物质紧缺,每个门市部都是定额配货。
现在经济上行,发展的势头持续向好,除了些紧俏物资,老百姓日常填饱肚子的蔬菜瓜果,除了统一供销配货,有的供销社也开始自己上货。
门市部找菜贩子进货不算最近才有的事,今天找谁收明天找谁收都说不好,要不是苏彩秀认识了几个长期给城南供货的商贩,也不会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但供销社给的单价低,主要是能全部一起收走省事,其实不少菜贩子辛辛苦苦从外地过来,也不愿意把菜全部卖给门市部。
“看样子还是得去河堤后面买。”
冯婶说,想到自己还专门给自家留的那几斤莲藕,心里后悔,咋就苏彩秀上午去门市部逛的时候,没拦住她多问几句,现在东西都买回来了,退也退不了。
大家都是精打细算过日子的人,之前是没渠道了解这些,苏彩秀将每家的单价、品质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列出来,大家听着心里也有了数。
同时愈加佩服,“这苏师傅的亲姐倒是有心,是个会过日子的。”
“何止,她这才从乡下来了几
天?大院后头河堤上的商贩▼()▼[(.)]?▼。?。?▼()?(),
就没有不认识她的。前几天我约着她一起去买菜()?(),
之前不老实的那几个()?(),
那天都老实了()?(),
该是什么价就报的什么价,甚至还给我抹了个零头,就怕被苏二说价格喊的高。”
苏楚箐刚来的时候,年岁是整个大院最小的。各家婶子就跟着李强国家的那位,一直小苏小苏的叫着。现在苏师傅的姐姐过家里上面还有位哥哥,大家平日里就给苏彩秀取了个苏二的名。
“我看要是苏二不定还能剩下一大笔钱。”
“谁说不是呢。”胖婶子的话得到其他婶子的一致认同,甚至就连冯婶都点了点脑袋。
就只是拿最近来说,苏二买回来的绿叶菜倒真是比供销社里摆着的要好上太多,虽然荤腥也同样是在门市部里买的,但谁家能天天吃得起油荤?能买到便宜的蔬菜,就已经很不错了。
“欸!”
穿着深红色褂子的婶子,像是想到了什么,语气陡然拔高。
她听了冯婶的话,同样在育才供销社买了几斤沾了泥的藕,心里正窝着火,说的话也没平日里那般客气,“那就不去了呗!”
“反正每次请英兰帮忙,她都有事,这么忙,倒不如咱们每人添个几分几毛,让苏二也帮咱带带菜。英兰你说是吧,还能还你个清净。”
红褂婶子话音落下,谁都没帮腔。
冯婶大名冯英兰,是育才供销社的老员工,平时几位和她玩得好的婶子沾她的光,同样的价钱能卖到更肥的猪肉,就更不用说让英兰帮忙留点新鲜菜下班后去取的事。与销售员搞好关系能带来不少便利,大家都不想得罪她。
而且,几分几毛,以为别人是叫花子呢?苏二平时到处逛是为了帮她家妹子的忙,凭啥就要帮你带菜。
剩下的几位婶子心里吐着槽,但也不妨碍她们同样将红褂婶子的话也听了进去。
满城找便宜好菜,她们没那么多时间,关键也说不定没苏二那般圆滑精细的本事,要是正能让她帮忙买菜,倒真是坐在家里捡了大便宜。
……
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积攒了一群忠实客户的苏彩秀,与保卫处刚换完班的警卫打了声招呼。
等她刚走到隔壁刘婶家门口,便看见铁门外面站着个陌生男人。
缩胸弓背穿着件军绿色的棉服大衣,外套对他来说有些小,不知道从哪里刚扒下来,背后和肩膀上蹭着白灰。发尾长过后颈的头发丝上喷了摩丝,配上那张长满麻子的脸,看起来有些不伦不类。
“请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