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朦胧胧的清爽滋味,徐富谋知道那是刚才小葱‘腌豆腐’后留下来的。
弄明白的徐富谋也学着李跃华的样子点头,一胖一瘦,一矮一高两位常年在后厨干事的老师傅,就像俩发条玩具,同频摇晃着脑袋。与之相比,反倒是安安静静吃豆腐包子的瑞三瞧着更正常。
后进来的江贵权却皱起了眉头。
大锅炸出来的豆腐内芯的确会更细嫩,火候大温度也确实不好把控,入油之后豆腐没有出现粘锅和炸煳,是苏楚箐的本事。
但常见的油盒豆腐之所以采用小锅小灶,看中的绝对不仅仅是‘不出错’这一点原因。豆腐起孔虽然会影响口感,但也能让多余的油脂排出去,内馅里包含的肉末烧制后会析出大量油脂,这些多余的油会尽数随着豆腐早熟部分的气孔渗出到豆腐外。因此真正一碗优秀的豆腐盒子,既要有气孔,又不能让气孔变多,这需要负责煎炸的师傅对油锅的火候有着出神入化的独到见解。
而绝对不是想苏楚箐现在这般一刀切。
更何况苏楚箐切下的豆腐芯太浅,留下的油盒外皮太厚,绵密的四方豆腐像个密不透风的棺材。要说薄但没气孔的油盒还有些许排出多余油脂的可能,现在却是一点也没有了。
这已经算是致命的失误了。其实按照江贵权对苏楚箐厨艺的了解,只要自己指出来,让她重新按照正确的步骤做一次,不过分分钟的事。
但江贵权扁薄的上下嘴唇蠕动片刻,却没有说话,任由育才饭店后厨最年轻的灶台厨子,小苏师傅,按照她的步骤继续错下去。
倒出多余菜籽油的圆锅里,只留下薄薄一层透亮的菜油底,苏楚箐开始依次加入配菜,不容易炒
熟的各色蘑菇丁先下,小火舔舐锅底,厨房里的豆腐香气渐渐被菌类特殊的鲜美掩盖。()?()
就连食材,也有后],域名[(.)]?10?%?%??
()?()
外人都说江贵权是为了救人摔断了手,其实他的手腕出师时就坏掉了。江贵权师承北平红案一脉,祖师爷是民国二十年山河动乱前夕一手建立起聚鲜大酒楼的老派红案师傅,聚鲜大酒楼后来几次更名,变成了现在的清真国营大饭店。()?()
江贵权拜师的时候只有八岁,却是他们那批孩子里天赋顶好的几位,说来也是巧,江贵权十五岁的时候,也是用一道豆腐盒子惊艳四座,却在几天后被师傅用刚从滚锅里拿出来的铁勺敲碎了手肘凸起的小节腕骨。()?()
“贵权呐,”明明是做错事的一方,师傅叹着气,眼底的可惜比江贵权见到过的任何人都要道貌巍然,“厨艺哪有什么天赋呢,凡事都要稳扎稳打,要吃过苦才能竿头日进,这是我给你上的最后一课,你要好好记住。”
“出了这道门,只要站在灶台前,就不要给师门丢了脸面。”
其他出师的弟兄围在师傅周围,极力说着感激吹捧的亮堂话,只有江贵权疼的眼睛都睁不开,后来他才知道,别人都是轻轻被点一下,只有他,是真的伤到了手。
“香,饿饭。”口齿不清的啊呀打断江贵权的思绪。
瑞三兜里的豆腐馒头还没吃完,但他却闻到了一股更为奇特的豆腐香味。
苏楚箐的豆腐馅出锅了。
如同干炒的大米饭,粒粒分明的豆腐颗粒混合着黑的、白的蘑菇颗粒,馅料里还额外加入了切碎的红菜辣椒,这种辣椒看着红艳艳,实际却是脆甜的口感。空气里的香味并不浓郁,是一股极为清淡却不会让人觉得寡淡的素雅回甘。
这碗如同山水画般浅绛淡彩的内馅,甚至连一滴酱油老抽都未加入。
徐富谋和李跃华早就停止了点头,随着锅里的温度渐渐升高,各色食材的滋味尽显,他们贪婪地歙吸着空气里飘荡的香味,想要幻想出一丝一毫品尝豆腐时绝佳的素淡口感。
紧蹙的眉头涣开,江贵权仍是摇头,面上却是笑起来了。
“哈,原来如此……”
苏楚箐的这道鲜菇豆腐盒子已经到了最后的步骤,高汤勾芡烧熟转浓汁,再把塞满馅料的豆腐油盒下入锅里。轻转轻滑,让油盒的表面裹满厚厚浓汁。
怪不得大灶煎炸、厚切油盒,因为她自始至终都没想过排油的问题。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油,何法。
江贵权本以为是防着她,实际却是自己被自己防住了。
老人防着新人,师傅防着徒弟,但有的厨子从来都是防不住的。
肺里残留的烟味又涌上来了,江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