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社门市部资源丰富很多,卖什么的都有,一共分为好几个区,副食品区人最多,大多购买油盐酱醋,再就是卖肥皂火柴毛巾之类的日用品区,人满为患。
苏楚箐带着知晏知微径直去了百货区,玻璃柜台下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售货员背后的墙壁上也挂着各种杂货。
耕种的工具算不上高消耗品,坏了找师傅修修就行,特意来商超买的人少,很多人看看就走了,这片区域前的柜台前相比起就格外的空。
铁锹、锄头、齿耙家里都有,苏楚箐挑来选去最终只买了些除虫药和喷雾剂。
收割用的镰刀家里倒是没有,但服务员说这属于管制刀具,买卖需要单位或村里开报告,而且镰刀也重,千里迢迢坐车带过去又累又不安全。
苏楚箐有点后悔,早知道就应该等顾屿衡下班后一起过来。
新华书店就在百货大楼对面。
这个时代的店都有一个特点,房屋可以称得上宽敞,但东西却很少。连书店都是这样。
带着这么小的孩子出来买书的家长不多,特别是苏楚箐和两个孩子一人手里攥着杯北冰洋汽水,橙黄色的饮料在玻璃瓶里冒着密密麻麻的细小气泡。
导购员根本没往母子母女的角度想,反倒以为是姐姐带着弟弟妹妹出游。
“您好,有什么需要的?店里刚进了新书,《□□》和《伟人语录》都是印刷厂发出来的最新版本。供工农群众学习兼作识字课本用的‘六本合一’店里也有,都是好价。”
苏楚箐说出此行的主要目的,“我想买些和种植有关的书,”至于其他的,苏楚箐低头看向两个孩子,“知晏知微有什么想要的吗?”
知微早就找了个小马扎,抱着书包坐着,用吸管往瓶子里吹泡泡。
有什么想要的?
她想要走!
知
晏环顾四周,发现大多都是自己看过的书,被苏楚箐牵着的手勾了勾她的掌心。()?()
“妈妈,我想自己先看看。”
℅想看白粥在涧的《宫廷小厨娘在年代文躺赢》吗?请记住[]的域名[(.)]℅☉℅+?+?℅
()?()
“行,”苏楚箐帮他把书包提着,叮嘱道:“够不到的书要叫人,别把自己给砸到了。”()?()
知晏答应。()?()
小萝卜头字都不认识,还能给自己选书?导购员没放在心上,反倒是惊讶俩人之间的称呼。
边带苏楚箐往后面摆放有工具类的书架走去,一边说道:“没看出我还以为是孩子姐姐呢。这也是刚送来的书,您看这本行不行?”
导购员递过来的是本《农业指导技术手册》,苏楚箐简单翻看,还是蓝红黑的彩页,有图例和讲解,涵盖的内容也多,土壤、选种、施肥、病虫害防治,植物生长的全周期基本上都包含在内。
价格自然也比平时的要贵,但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行,麻烦帮我包起来,”对于导购员的夸赞,苏楚箐也只是莞尔一笑,“养他们的时候年纪小。”
既然已经打算将两个孩子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看待,苏楚箐并不觉得在外人面前需要将‘后妈’的身份区分的有多么清楚。
既然原书中从来没有提到过知晏知微的亲生母亲,那就由她来担起这个角色。
导购员又给苏楚箐推荐了几本书。
书架后的知晏踮脚从书架上又找到了本新华字典,看了一下,第四版,是最新的。
但遗憾的是,几乎没什么科技类、知识类的书。但抱着两本字典结账的知晏还是给了导购员不小的震撼。
自家孩子还在玩泥巴的时候,别家孩子都给自己和妹妹来买字典了。
“阿姨,”选了一圈也没看见什么科普类读物的知晏,踮脚才能从柜台前冒出脑袋,“请问有《民兵训练手册》和《赤脚医生》吗?”
《军地两用人才之友》是知晏从爷爷家拿的,后两本书,知晏听过名字,却没在家里看见过,他好奇,想买来看看。
导购员嚯了声,从柜台下拿了库房钥匙,半开玩笑道:“小朋友,知道这两本书是干什么的吗?”
知晏:“嗯,我知道。”
黑曜石的眼睛里亮晶晶的,像是藏着星星,那是对知识最纯粹的渴望。
喜欢读书的孩子谁不喜欢?
虽然这么小的孩子字都认不全,怀疑到底能不能看进去,导购员还是掀开柜台的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