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简直是无法想象。
他这位后世的朱家子孙,到底是过的什么窝囊日子。
一个皇帝,拉下脸面去向自己的大臣借钱?
但偏偏,最后的结果,还是被他麾下的大臣们,用近乎侮辱的形式,给直接糊弄了。
“我朱家,怎么能有如此蠢笨之人!?荒唐至极!荒唐至极!”
朱元璋咬着牙,狠狠的瞪了后面的朱棣一眼。
知道了朱棣篡位的事情之后。
他自然也是知道,李尘所说的这个末代皇帝,自然是朱棣的后裔。
这一瞪。
让一旁的朱棣,下意识的脖子就是一缩。
哭丧着脸,却愣是连一句话都不敢反驳。
虽然他很想说。
这个不知道跟他隔了多少代的子孙,窝囊不窝囊,关他什么事……
但是,自己的父皇手里那根鞭子可还没有扔呢……
在这个时候,自己要是敢多说一句。
下一刻,他根鞭子恐怕就会直接抽下来……
而这边。
朱标等人,也莫不是叹息。
想如今的大明,虽然立国不过十年之久。
但一派欣欣向荣之相。
然而,根据李尘所描述的画面,他们便能明白。
那个后世的大明皇帝,是何等的憋屈。
而在这个时候。
“蠢笨?或许是的,那位叫做崇祯的大明皇帝,说句实在的,能力的确是一般。”
“但是,陛下你要知道,他是面临何种的情况?”
“其一,天灾人祸不断;冰灾、旱灾、蝗灾、洪灾、瘟疫、鼠灾……仅仅是有史可记载的大型灾难,几乎每一年都在大明上演;正所谓:千里赤地,路有骸骨;父弃其子、子弃其父、夫弃其妻……人竟相食。”
“朝堂之上,内外倾扎,党争不断;财政崩溃;朝野之外,豪绅并起,相互勾结。”
“大明以外,更有女真虎视眈眈……”
“如此天灾人祸,陛下有法可解吗?”
一句话下去。
朱元璋直接陷入了沉默。
他自然是明白。
李尘所说的这些,任何的一点放在一个王朝之上,都是令人头疼的顽疾。
如此之多的“灾祸”,直接加到了一起……
那是神仙也难救。
而这边。
李尘则是望向诏狱之外,是直接一字一句道:“所以,在两白多年后,你们大明最后那位叫做崇祯的皇帝,在起义军攻破京城之后,将自己缢死在了一颗老歪脖子树下。”
“这是一个皇帝,却也是一个可怜人;他少年时,不过是一个王爷,也并未接受过任何皇帝教育。”
“他从他的兄长手中接过的,是一个千疮百孔,危机四起的大明王朝;他政务勤勉,事必躬亲,不下于你;他做了他所有他觉得该做的事情。”
“但是最后,却还是只能在自缢前,于自己的蓝色袍服上留下了最后的遗言: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朱元璋愣了愣。
他本以为,他大明的末代皇帝,会是如同历史上大多数的王朝的末代皇帝那样,昏庸无道,暴虐无能。
但是到了最后。
一句轻轻的“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不知道为什么,却让朱元璋看到了那位自己的子孙,在临死之前的遗憾和憋屈。
勤政爱民,事必躬亲……
但是到了最后,却还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明毁灭在自己的面前……
本来盛怒的朱元璋,此刻却只余一声轻叹。
便听得这边的李尘,是一字一句道:“所以,崇祯的死,倒也正应了我此前的那一句话。”
朱元璋咪了咪眼睛:“君子守国门,天子死社稷么?”
朱元璋摇了摇头,同样是一声叹息。
而这边。
李尘依旧是一字一句的说着。
“后面的故事,陛下和诸位也都是清楚了。大明亡于农民起义之后,女真人却趁着大明内耗之际,不断崛起:最后更是趁着各大起义军忙着争夺地盘的时候,直接乘虚而入!”
“从此,汉人在数百年后,再一次的为异族所奴役,神州陆沉……汉人们在一次次的反抗之下,却终究被异族夺了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