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尘的这一句。
朱元璋很是疑惑的皱起了眉头::先生,你这是什么意思?”
“莫非,以先生之意,咱这海禁之策,到了最后竟然是适得其反?”
李尘点了点头,直接是毫不客气的说道:“陛下你不是想知道,大明到了最后为何而灭吗?”
“那么,我可以很明白的告诉陛下你,大明灭亡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海禁。”
一语既出,在场众人都是神色微变。
“海禁!?”
朱元璋这边,已经是眉头紧皱。
很明显。
对于李尘的说法,他是大不理解。
“大明亡于海禁?这又是从何说起?”
朱元璋的言语中,满是不敢置信。
并不是朱元璋不愿意相信李尘。
而是他根本就不理解,李尘所说的那一切,又怎么会发生呢?
区区一个海禁而已。
对于大明能有多大的危害?
“先生,你如果说咱的大明亡于土地兼并,亡于党争,亡于皇帝无能,咱都是认了。”
“但先生你说……大明亡于海禁?请恕咱不能理解?”
李尘见得众人脸上的疑惑,只是轻轻的笑了笑,而后便是直接一字一句道:“所谓的海禁,自然不是大明灭亡的直接原因。”
“但是,因为海禁而引发的一系列后果,的确是大明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听了李尘这一句话,朱元璋以及众人的神色总算是有所缓和。
他微微凝神之后,便是点了点头:“愿闻其详。”
李枫看出了朱元璋心中的焦急。
当下就是直接询问道:“敢问陛下,之所以设立海禁,主要目的是为了什么?”
李枫都已经是把话问到了这个份上了,朱元璋这里自然也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了,当下就是直接干脆的回答道:“其一。自然是为了防备倭寇。”
李枫缓缓点头。
从明朝起,倭寇就一直在东南沿海一带肆虐。
给东南沿海的百姓和官府,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设立海禁而防备倭寇,自然是说的过去的。
不过,这很明显也只是手中的一个原因而已。
很快,朱元璋也是继续说道:“其二,为了防止贼寇余孽,卷土重来。”
李枫眯着眼睛,神色带上了一丝的玩味。
朱元璋口中的贼寇余孽,其实不是别的。
其实就是当年和朱元璋争天下失败的那一批起义军的余部。
这些人中,在自己的首领失败之后,却并不愿意投降于大明。
所以,很多人就是流窜到了东南亚,东南沿海,自己海外小岛之上。
除了一部分人隐姓埋名,踏踏实实的过日子之外。
很多人,迫于生计,干脆就是做起了海盗的勾当。
大明开国之后,忙于恢复民生经济,再加上大部分的精力,都被退守草原的北元牵扯住了,没有功夫去搭理这些人。
一来二去之下,这些海盗们互相兼并,竟然是有些成了气候。
时常威胁大明沿海一带。
所以,朱元璋的这一个理由,在他自己看来却也说得过去。
“其三。海禁一旦放开,必定会滋生出大批豪绅,这些人内外勾结,必然霍乱我大明!”
这个理由,李尘也能理解。
毕竟,这样的政策,是除了大宋之外。
几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们,都在做的一件事情——重农抑商。
“就这个理由?”
面对李尘的一句询问,朱元璋点了点头:“这些理由,莫非先生觉得还不够?”
感受着朱元璋的目光。
李尘叹息一声,缓缓的摇了摇头:“够是够了,但是陛下你知不知道,这个海禁一出,害的到底是谁?”
此话一出。
李尘明显的可以看得出来,朱元璋那瞬间就变得错愕的脸色。
“先生此话怎讲?咱这一策,何有害人之说?”
李尘没有回应,只是继续沉声道:“陛下莫非又忘了,国家想要发展,必须得遵循着时代的客观规律。”
“敢问陛下,海禁一出。倭寇之患解了吗?那些海盗们的发展,收到遏制了吗?”
一句话。
朱元璋张了张嘴,忽然是说不出话了?
“等赞腾出手来,自然……”
话还没有说完,这边的李尘里帮朱元璋直接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