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话音刚落。
突然是愣了愣。
而后突然是想到了什么,再一次的翻看那封从诏狱中好不容易得来的绝密情报。
在重新仔仔细细的翻看了一遍之后。
李善长深呼一气,眉头却是皱得更紧了:“这其中,并未有记载着倭寇之事……”
听了李善长的话,这边的李存义也是抬起头来无奈道:“大哥……这诏狱之中,陛下的戒备实在是森严……”
“诏狱中具体发生了什么,那个李尘又到底说了些什么,我们想要具体知道,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就连这些东西,也是好不容易才得来的,实在是……”
这边,李善长像是根本没有听李存义在说些什么似的。
那鹰鹫一般的目光,依旧是死死地盯着面前的密信。
也不知是过了多久。
李善长深呼一口气,缓缓的抬起头来:“金矿……银矿……”
“还有,这经济改革之道?”
“这先前的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也是出自此人之手……”
这边,李善长低下了头,整个人的脸上,满是沉思之色。
但是一旁的李存义,满脸疑惑的看着面前的李善长。
“大哥……?”
过了许久,也不见得李善长有什么动静。
然而。
就在李存义一句之后。
这边的李善长突然是猛然抬头,望向诏狱所在的方向,是一字一句道:“明白了,全明白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一切,就都说的通了……”
说着这话的时候,李善长深呼一气,满脸都是凝重之色。
至于在他身旁的李存义,看着自己面前的大哥,自然是一脸懵逼。
“大哥明白了什么?”
“莫非,皆已经知悉此事?”
随着李存义的一句。
李善长缓缓的抬起头来:“我想,陛下之所以和太子殿下发生间隙,其根源所在,必在这倭寇之上!”
话虽然是这么说着,但很明显,一旁的李存义,自己是疑惑满满。
“此事,大哥从何而得知?”
李善长并没有马上回答李存义的话,而是直接的文出了另外的一个问题:“二弟,你可知道,陛下如此青睐于那个李尘,到底是为了什么?”
随着李善长这一句询问。
这边的李存义只是略加思考,便是直接回应道:“大哥,那陛下先前听信那李尘的谗言,对胡惟庸动了手,并且还借此废除了那丞相制度,设立内阁……”
“更是在不久之前。大行什么士绅一体当差纳粮之策……”
“其用意,必在削弱百官士人啊。”
听了李存义的话,李善长只是笑着摇了摇头:“你说的话,对却也不对……”
“陛下的确是针对了我们不错,但其用意,必定不是仅仅是为了我们而已。”
这边的李存义一脸疑惑…:“是又不是?”
“大哥这话,从何而起?”
李善长眯着眼睛,指着手里的那封密信:“答案,就在其中。”
李存义依旧是不解:“这封密信?”
“大哥,其上不过是记载着……”
话还没有说完。
李存义就看着这边的李善长是一字一句的说道:“土地兼并!”
“我不得不承认,这位叫李尘的先生,的确是个大才。”
“这千百年来,王朝兴衰。竟然是被此人,用寥寥数语,就是给解释个清楚。”
“他说的没有错,这自古以来,王朝兴盛或者覆灭的关键,就在于这土地之上啊。”
随着李善长的一句之后。
李存义这边却是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但是大哥,这个陛下要攻打倭寇,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此。
李善长只是轻轻一笑:“看似没有关联……”
“但其上却是颇有建议,你忘记了,那士绅一体当差纳粮的内容了吗?”
“内容?不就是我们士子,官绅也必须缴税,而且缴税以后不用粮食,而是改用银子吗?”
话说到这里。
李存义忽然就是愣住了,随后才是恍然大悟的抬起头来。
“大哥,您的意思是!?”
看着面前的李存义那一副终于明白了的样子。
李善长缓缓的点了点头。
“没错,看来你也已经是是明白了。”
“这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