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科技想要发展,都得需要足够的前置条件。”
“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因为有需求。有了需求,就有了动力。”
李尘说着这话的时候,很是郑重。
西方和东方,有所谓本质上的智力差异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华夏数千年来,所产生的灿烂绚丽的文化成果,本身便证明了一切。
那为什么。
最终发明蒸汽机,率先开启工业时代的。
会是西方而不是华夏呢?
道理其实也很简单。
大明,或者是华夏没有这个需求。
或者说,没有这个动力。
看着众人面面相觑的疑惑神色。
李尘就是直接一字一句的说道:“纵观华夏数千年来的历史,历经强汉盛唐……虽然偶有风雨,却一直是屹立于巅峰。”
“本身就已经是最强,哪里有心思去谋求突破和发展呢?”
李尘一番话后,众人才是恍然大悟。
只要安于现状,本身就已经是最强,自然就没有必要寻求突破……
“原来起来如此……”
这边的朱元璋叹息一声:“先生一番话,真如醍醐灌顶。”
李尘说的话,让朱元璋想到了曾经的自己。
自收复了大都,把元人重新赶回了草原。
自此,天下大定。
接下来,大明如同华夏历史上大部分的王朝一样。
几乎进入了四夷宾服,万国来朝的时代。
本身就已经是老大了。
朱元璋所关心的,自然是维护自己本身的统治,维护大明的安稳。
如此,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华夏自己的底蕴,自然会把大明带到它该在的位置上。
然后呢?
科技?
科学?
朱元璋自问,如果不是因为李尘这个插曲。
别说是朱元璋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的存在。
即便是知道了,那又如何呢?
外物,小道罢了。
一句于国无用。
接下来,便会如同马德鲁丁所上供的那些天文学仪器一样。
被锁在暗不见天日的深宫中,几乎永远也没有被看上一眼的资格。
而现在……
恐怕有些不一样了……
“先生,如何才能创造这样的环境呢?”
随着朱元璋的一句之后。
看着朱元璋那渴求的样子。
李尘眯着眼睛,深深地看了朱元璋一眼:“大人,答案我刚刚已经说过了。”
“有需求,才有动力。”
“让我再举一个例子,如果我说,在距离我们大明万里之遥的海对面,有着几乎取之不尽的财富,和无比肥沃的土地,大明会怎么做?”
朱元璋沉思片刻,抬起头来:“当然是和倭寇一样,拿下那个地方。”
李尘笑了笑:“那如果,以大明目前的航海技术,所造出的战船,无法到达那个地方呢?”
朱元璋愣了愣。
“那就,造出足以到达那个地方的战船。”
李尘打了个响指:“你看,这就是需求和动力。”
“首先,去到那个地方夺取土地和财富,是动力。”
“造出可以航行更远的新式战船是需求。”
“有了需求和动力,便形成了研究新式战船的一切内部,外部环境。可以预见,相互作用之下,大明研发出一款新式战船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说到这里的时候。
李尘忽然是顿住了。
他的目光从朱元璋的身上移开,放到了其他众人的身上。
“那么,在场的诸位设想一下,如今的大明,拥有研究科学,发展科技的环境吗?”
当李尘说到这里的时候。
别说是其他人了,就连朱元璋自己,都是下意识的摇了摇头。
并非他们不自信,而是实事求是。
现在的大明,的确是不具备任何研究科学,发展科技的条件。
就在现场沉默之际。
这边。
“既然没有环境,那就创造环境!”
“对,没错!”
“没有需求和动力,那就创造需求和动力嘛!”
现场众人齐刷刷的望了过去。
还不消说些什么。
朱樉和朱棡哥俩,就重新的蹲回了墙角。
“说得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