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尘这么一句。
在场的众人,都是直接傻眼了。
“科举!?”
“宗室之人参加的科举?”
这边。
朱棣一头雾水,忍不住的朝着李尘询问道:“先生,这科举……又从何说起?”
朱樉和朱棡同样是如此:“对啊先生,先生的意思莫非是,要让我们宗室之人,和那些士子们一样,都参与科举吗?”
很明显。
众人对于李尘所提出的设想,可以说是闻所未闻。
因为,这是一条,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的道路。
科举。
自南北朝的时候,就开始萌芽。
到了隋唐之后,不断发展,正式确立。
而在宋之时,达到了顶峰。
明朝,自然也继承了科举制度。
但是。
在他们看来。
这科举制度,不过就是那些士子们参与。
当然了,还有武举。
不过相比于文举,武举所受到重视程度更小。
不过不管是文举还是武举。
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
宗室之人,还能参与科举这个说法。
毕竟在他们看来。
天生身份就与旁人不同的宗室,并不需要如同普通人那般参与科举,而寻求一个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而在隔壁的密室之中。
朱元璋却是眼前一亮:“让宗室子弟参与科举?”
“这……似乎有点意思?”
虽然还不明白其中具体的细则。
而这边,朱元璋这个皇帝,就已经是开始思考起了具体的可行办法。
在牢房这边。
宋濂也同样是如此。
“先生所说的科举,是指宗室之人和普通士子一样参与科举?”
“还是说,专门为宗室之人,重新设立一门?”
随着宋濂的一句询问。
现场所有人的目光,都是聚集到了李尘的身上。
“当然不能和普通人一起参与科举。”
李尘笑着摇了摇头:“科举的特殊性决定了,公平公正,是第一要务。”
“你们知道的,如果宗室之人和那些普通人一起参与科举的话,不管如何制定规则,本身便是不公平的。”
众人点了点头。
李尘没有点明。
但是他们也自然是明白。
哪怕是不存在什么徇私舞弊之类的现象。
但这样的事情,总归是难免的。
就比如说。
一个普通的士子和一个宗室的子弟,一同入了殿试。
才能相当。
那么,最终谁的名次会高上一些?
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听了李尘的话。
宋濂这边也是同样点了点头。
思索片刻之后,却又是皱眉道:“但是如此一来,宗室科举的水平,怕是难以保证吧?”
李尘笑了笑:“宋老先生担忧得并不无道理。”
“但是老先生有没有想过,为宗室之人开科举的目的,本身的重点,不在于是为朝廷、为大明选拔多么优秀的人才。”
“其始终的重点,只在于宗室本身。”
一句之后。
宋濂忽然是愣了愣:“只在于……宗室本身?”
突然的一句。
宋濂这边,才是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我明白了!”
“所以,先生的意思是,为宗室子弟设立科举,是向要为宗室子弟,寻找一个奔头,让他们不用因为锦衣玉食,荣华富贵,而彻底的糜烂腐败下去!”
李尘笑着点了点头。
当然,他还有一点没有明说。
那就是,宗室开设科举,让宗室子弟大量入朝。
就等于是,为朝廷在文官、武将中间,再重新开辟了个新的势力集团。
届时。
三者之间,互相牵扯。
或许,可以让大明避免沦落到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一家独大,总领朝纲的局面。
这边。
李尘望向众人,是一字一句道:“当然,这宗室的科举,如何实施,以什么办法实施。”
“或者说,具体的相关事宜。”
“在这个想法提出之后,朝廷应该有人,比我更懂该如何去做。”
“我便不细讲下去了。”
而就在这时。
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