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觉得,眼下大明的宗藩制度如何?”
一句询问。
这边的朱樉和朱棡相视一眼。
他们都不是什么蠢人,自然是明白了李枫的言下之意。
“先生的意思是说?”
“眼下,我大明的宗亲制度,有问题?”
说着这话的时候。
朱樉和朱棡两个人的神色,明显的有些不大好看。
而在隔壁。
刚刚送了两个兄弟前来诏狱的朱标。
在听了李尘的这话。
神色也是瞬间凝重了起来。
“宗亲之制,竟然有如此之遗害?”
仅仅是瞬间。
朱标便是提起了神来,决议将李尘后面所说的话,都一一的记在心上。
就连朱棣,同样也是如此。
毕竟。
他们兄弟三人。
一个秦王、一个晋王、一个燕王。
三个王爷,都是眼下的明的宗亲制度的受益者。
听着两人的询问。
李尘却是摇头笑了笑:“不是有问题。”
“如果我说,未来若大明要亡,其中的原因,除了先前我和老燕他们所说的。”
“还有一件,就是因为眼下大明的宗亲制度,你们信吗?”
一句话。
这边朱樉已经是紧紧的盯着面前的李尘,神色有些不睦:“先生,有些东西,还望先生是三思而后行。”
而朱棡的态度看上去,虽然比朱樉要好上一些。
但脸上的神色,却依旧是难看:“先生慎言……”
“妄议此事,对于先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恐有杀身之……”
然而。
还没有等到朱棡的话说完。
这边的朱棣,却已经是直接上前,一脸着急的拉住了李尘:“先生!”
“有何话,但说无妨啊!”
那急切的模样。
俨然此刻的朱棣,是把李枫一切的话,都当成了真理。
朱樉和朱棡看着自家的弟弟,张了张嘴,刚想要说些什么。
便听得这边,李尘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就这么坐在干稻草堆前,一字一句道:“我记得,当初在洪武九年的时候,洪武皇帝,制定了宗实的俸禄制度。”
“亲王五万石,郡王六千石,可是如此?”
“而且,,朱元璋规定皇族不必从事任何职业。每一个皇族后代,所有消费需要都由国家承担。”
“明代皇族子孙享有特权,不受普通法律约束,不归当地官府管制。诸王的府第、服饰和军骑,下天子一等,爵位世袭罔替,公侯大臣见了都要“伏而拜谒”,无需交税……”
这边。
李尘一字一句的说着。
最后将目光望向两人:“你们都是秦王和晋王麾下当差的人,这些东西,我说得可对?”
这边。
朱樉和朱棡相视一眼,虽然不明白,李尘说这个到底是一何用意,但还是缓缓的点了点头:“不错。”
“我朝宗亲之厚,可谓远迈前代;此皆易仰仗陛下之厚恩。”
“但是,先生所说这一切,和我大明亡国,又有何干系?”
李尘笑了笑:“有何干系?”
“不知道,两位有没有学过算学?”
朱樉和朱棡都是摇了摇头。
事实上。
在朱元璋所制定的皇子教导中,是有简单的算学包含在内的。
但是,朱樉和朱棡这群人,连正统的四书五经这些东西都懒得学。
又怎么会去学习那晦涩难懂的算学呢?
“算学?区区小道,学之有何益处?莫非,我们还去当一帐房先生不成?”
朱棡和朱樉言语间,都是带着对洒算学的不屑。
而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写照。
“可能两位初来乍到还不清楚。”
李尘眯着眼睛,一一的为他们两人解释道:“先前的时候,我曾经对老燕他们说过一句话。”
随着李尘的这一句。
在场的朱棣等人,都是竖起了耳朵仔细的聆听了起来。
“科技,就是未来的第一生产力。”
“这句话,可能两位先生还听不懂,不过等到以后,或许就会懂了。”
“而现在,我想要说的是,在未来,算学就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而算学中,有一个有趣的东西,名为推演。”
李尘的话还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