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尘点了点头,是继续解释道:“没错。”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我可以这么说,到了未来,科学技术,必将是影响生产力的第一要素!”
一句之后。
宋濂便是直接瞪大了眼睛:“第一要素!?”
“这……”
“先生,这科学技术,当真是有……如此的重要!?”
并不是宋濂惊讶。
而是一直以来,虽然大明以及此前的朝代,并不会如同日后的带清那样,将所谓的科学技术,认为是奇淫巧技。
但是,对于所谓技术的重视,自然不可能是如同后世的那般。
最多,也就只是当成一个辅助性的东西。
毕竟,技术的发展,是一个长久的,几乎一眼看不到头的路程。
谁也不敢保证,这一条路上的付出,能够大过最后的收获。
所有的中原王朝,因为自身的强大,也对于此事,没有引起过重视。
今日听得李尘这么一说,自然是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先生……有些过于夸大了吧!?”
“这科学技术,真有先生所说的那般重要?”
宋濂这边,不住的开始询问起来。
而面对宋濂的询问,李尘是定神,一字一句的说道:“老先生,可曾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上古的先民,在尚还茹毛饮血的时候,曾想过,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吹毛断发的兵刃,坚不可摧的铠甲,百步穿杨的弓箭;甚至还有火铳和火炮这些东西!?”
这边。
宋濂皱起了眉头:“可是先生,我还是想不到,未来的科学技术,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发展?”
而随着宋濂的询问。
一旁的朱棣和涂节,也是把眼睛瞪得溜圆。
虽然李尘和宋濂所说的大部分的话,他们都是有些听不明白。
但是他们隐隐约约间已经知道了,或许李尘接下来所说的话,是足以影响整个天下未来的格局和走向的东西。
在他们的注视之下。
李尘并没有马上回答宋濂的话,他只是静静的望向宋濂,询问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先生,你可曾想象过有这么一天?”
“高山幽谷变为坦坦平原,人类登之如履平地;千里之地,瞬息而至,朝在江南,夕抵大漠;一亩之田,可产粮千斤;人人安居乐业,无有饿殍之虞……人类可上九天揽月,翱翔于天际?”
当李尘将一番话说出口的时候,现场瞬间是变为一片寂静。
宋濂等人呆呆的看着李尘。
半晌,才是摇了摇头:“先生,未来真会如此?”
“你确定,那不是天上的白玉京?”
“那样的盛举,真的可能出现吗?”
宋濂等人无法想象出,李尘所为他们描绘出的这一切,到底该是如何的美好。
在这个百姓们果腹,遇到灾年不会大规模的饿死人便可被称为盛世的年代。
他们是做梦也想象不出,李尘所描绘的这一切,当真是有实现的可能?
面对他们的询问,李尘却是笑了笑:“上古先民,不也一样不能想象出我们现在的生活?”
“这就是科学技术的魅力;所以我会说,这将是未来的第一生产力。”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要保持对未知的探索欲,就如同太阳为何总是从东升起,而又至西落下?为何天有四季?为何有刮风下雨?为何水总会高处落下,黄河长江会东奔至大海?”
“当我们弄明白这一切,或许就会知道,科学技术真正的威力。”
隔壁的密室中。
朱元璋抬起头来。
这位一向是圣文神武的大明洪武皇帝,脸上第一次出现了茫然。
很明显。
他有些不明白,李尘所说的这一切,根源到底在哪里。
但是冥冥中,他又总觉得,这一切十分重要。
“标儿……”
“你给咱说说,李先生所说的这一切,未来真的有可能实现吗?”
朱标同样是一脸的茫然,他低下头去:“父皇……”
“儿臣,同样也不知道……”
“但是儿臣只知道一件事情,想要实现李先生所说的那一切,或许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
“时间久到,或许父皇,或许儿臣,或许就连儿臣的子孙后代,都不一定能看得到……”
朱元璋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