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边,朱元璋整个的思绪都是陷入混乱的时候。
牢房中的李尘,静静的看着面前沉默不语的宋濂,嘴角带上一丝淡淡的笑意。
他承认,面前这位大明的文宗,的确是才高八斗。
但是,他站在了后世无数巨人的肩膀上。
两者之间的知识体系和储备,是时代所产生的代差。
足够让李尘对宋濂形成时代的碾压。
“所以,这一切,宋老先生能给我答案吗?”
李尘进一步的发文。
这边,宋濂整个人已经是摇摇欲坠。
想要说些什么,但偏偏一向是才思敏捷的他,如今却是头脑一片空白。
“王朝覆灭……”
“王朝初始?”
宋濂摇了摇头,半晌才是浑浑噩噩的抬起头来:“开国之初,君主圣名,臣子贤能,所以王朝得以欣欣向荣……但亡国之时,君主昏庸,奸臣横生,所以便有亡国之虞……”
宋濂绞尽脑汁,但脑海中来来回回却只能是这几句。
因为这是华夏无数年来,所有人早已经是认定的公理。
宋濂不明白,为什么面前的李尘,却不认为是这么回事?
看着宋濂的混乱,李尘却是再一次的开口了:“老先生有没有想过,到底是因为君主昏庸,奸臣横生,所导致的王朝覆灭。”
“还是说,冥冥中自有一股力量,导致了这一切的发生?”
“到底谁是因,谁又是果呢?”
“这一切,老先生能想得到吗?”
宋濂左思右想,却依旧是不得其解。
但是,片刻之后还是猛然抬起头来:“不!不是这样的!”
“这前者才是因,后者方为果!这是自古以来的定论,又怎么会有错呢!?”
说完。
宋濂那眼眶已经是通红了,径直的指向了李尘:“小子,你莫要乱了老夫的心神!”
“你所说的一切,根本就是子虚乌有!”
李尘笑了笑,看着面前的宋濂,对于后者的表现,却已经早在预料之中。
毕竟,李尘知道这件事情对于宋濂的冲击力程度。
换成了任何一人,都无法接受。
毕竟李尘所说的一切,可以所彻彻底底的颠覆了他们从前的一切认知。
“那老先生,如果我说,就和人有生老病死一样。”
顿了顿,李尘的目光依旧是保持着平静,望着宋濂是一字一句的说着:“而王朝,也是一样的。”
“无论经历多少代贤能的君主,多少能臣;但眼下,华夏的君国体制注定了,一个王朝基本不可能超过三百年。”
“换而言之,王朝也是有寿命的。老先生,你信吗?”
宋濂一个白眼直接望向李尘,毫不犹豫的说道:“小子,你休要蒙了老夫!”
“若真是代代主圣臣贤,王朝焉能覆灭!?”
“老夫不信!这所谓的王朝,当真有运数之说!?人,真不能胜天!?”
李尘饶有兴致的笑了笑:“人能不能胜天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人终究是人,抵不过滚滚大势。”
“老先生细数,自秦以来,这华夏大大小小的王朝,有几个超过了300年?”
一句话后,宋濂已经是冷汉淋漓。
不消他说些什么,这边李尘已经是提他一字一句的说了起来:“秦得国15年,汉有两朝,西汉210载;东汉有寿196年……唐290年……”
李尘一个朝代一个朝代的为着宋濂细数着。
当事实摆在面前的时候。
所有的人都是陷入了沉默。
而就在这个时候。
“先生,这不对啊!”
李尘转头,看着说话之人。
并不是别人,而是朱棣。
原本,李尘和宋濂之间的争论。
朱棣除了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听着。
毕竟,自己有几斤几两,朱棣还是很清楚的。
所以在这个时候,他自然是选择当一个听众,根本没有丝毫插嘴的余地。
但当李尘说到这些的时候。
朱棣却已经敏锐的发现了不对劲。
李尘眯着眼睛,看着面前的朱棣,是不住笑道:“老燕,你有想法?”
朱棣忙不迭的点了点头,是直接道:“先生,你适才说,王朝都不朝过三百年。”
“若如先生所说,秦以后的朝代的确是如此;但是先生难道是忘了,这秦之前,尚有夏朝商朝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