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要争储就要能忍能谋!你看看你现在想什么样子!忍一时才能霸道一世!连这点风浪都忍不得,如何争储!”
赵恒钰却是完全听不进去康元禄的话,早些年承天帝还没登基的时候,他的启蒙都是康元禄的父亲,也就是上一代平国公康振山教的。
这位老国公可是阴的狠,也打算借赵恒钰的身份为平国公府再上一步。
那时候康元禄正是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时候,所以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
所以教他的都是一些人心鬼蜮的计量,从来没有光明正这方面的。
但自从老平国公过世之后,康元禄的人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个好勇斗狠的年轻人一步步蜕变成如今掌握元平一脉的儒将,思想早就不是一个境界了。
他也发现赵恒钰的性子有点歪了,但赵恒钰也长大了,已经是没办法扭过来了。
再加上他想要平国公府恢复往日荣光,就只能依附赵恒钰,可没想到如今却有些自食恶果了
“那本王在听大舅哥您一次,一个月!一个月后若是没有半点变化,您就该听本王的了
赵恒钰脸色阴沉,但还有几分理智,深吸了口气说道:
听到他自称本王,康元禄苦笑的点点头。
看着赵恒钰转身离开,康元禄坐下闭目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叹了口气。
“殿下若是真的这么做了,再想要破局就太难了啊!这一次我已经失了提督之位,下一次会不会......
虽然他已经被撤了三千军提督的职位,也被勒令闭门思过,但他完全不担心元平一脉出什么问题。
甚至还要吩咐几个忠心的去将那些有异心的干掉,这样才能给外界,给皇帝一个元平一脉内乱的假象......
他担心的是赵恒钰真的乱来,倒时候他这个大舅哥,莫非难道要灭门才能救这个妹夫和自己的亲妹妹?!
皇宫,暖心殿。
承天帝眉头微皱,轻声问道:
“父皇为什么会觉得这件事情是老二一派做的?儿臣仔细观察过他们,不太可能是。”太上皇笑呵呵的反问道:
“是不是觉得既然朕认为是恒惕做的,为何还要罚恒钰?”
承天帝点了点头,他从一开始就认定这件事是十年前神京血夜的幕后黑手做的。
但他是皇帝,所以也会怀疑每一个人。
之前在养心殿的时候,他是仔细观察过几个皇子的。
也正是当时赵恒惕对着赵恒钰发火的时候,他才打消了对赵恒惕的疑虑。
现在他觉得就算不是幕后黑手,大皇子赵恒烨的可能性也比秦昭阳和赵恒惕还要大。
太上皇慵懒的说道:
“朕看事从来不看过程,只看结果。这件事的结果就是恒惕得到的好处最大。”
“首先是恒钰的爵位被降,暂时没有任何的机会给他捣乱,其次就是你允了他继续从工部抽调工匠。”
“冶造局靠的是什么?就是工匠!但工部的工匠就那么多,在抽调就只能从兵铸局那边抽调有经验的制造火器的工匠了。”
随后摆了摆手止住承天帝的话,话锋一转说道:
“当然,这也都是朕的推测,而且也没办法去调查了。况且这只是一个可能。也可能是那个躲在幕后的老鼠做的一切。”
“只要涉及到这只老鼠,那么所有的一切都要小心谨慎。哪怕这次平白害了恒钰,也绝对不能放过这一丝的机会。”
其实太上皇也就是顺口猜测了一波,因为他也觉得秦昭阳和赵恒惕合谋的可能性并不大。
赵恒惕出宫的时间太短了,而且大半的时间都和秦昭阳一起泡在工坊里面。
更何况这一次冶造局真的给他很大的惊喜,即便这件事真的是秦昭阳瞒着赵恒惕背后密谋的也无妨。
夺嫡嘛,哪有不下狠手的?
最后就是这件事有可能是关系到幕后黑手,还是要谨慎一些才行。承天帝皱着眉头说道:
“父皇,您说这幕后之人会不会是那些打着复明口号的反贼?”
太上皇也是眉头微皱,不错,大燕依旧有打着复明口号的帮派。这些人就像是搅屎棍一样到处闹事,宣扬要复国之类的。
不过因为大燕立国很正,纵然不如当年的朱元璋也相差不远。
老百姓倒是很少被煽动,也就是这些年天灾人祸,不少流民为了吃口饭加入进去了。太上皇沉声道:
“不管是不是他们,这个时候不妨搂草打兔子!况且也到时候敲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