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风平浪静,但总归是安生日子,但这还没过多久,又要起波澜了。”
太后笑道:“宫中新进几个嫔妃,皇上在繁杂政事之余能在温柔乡多沉浸着些,总归是对皇上有好处的。月华,这么多年,你怎么就不能凡事往好处想?”
月华道:“奴婢愚钝,只晓得后宫若进了些鱼龙混杂的人,若是在宫中肆意妄为,或是外戚拉大旗作虎皮,生出事端来,烦心的还是您诸位主子啊。”
此时太后已经心如止水,她一边默默摩挲着佛珠,点拨月华道:“咱们皇上的后宫,皇贵妃与皇后恩威并施,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总归是能把持住的。”
“贾元春这些年我观察还算是明事理。就我看走了眼,她如果真的居心不善,表里不一,侥幸晋上了妃嫔位,也要从低位妃嫔做起,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再说她娘家,除了一个贾母尚且还有几分薄面,现在贾家更是谈不上有祖坟冒青烟的存在,他们若是不安分的话,那只能是自掘坟墓,顺手的事罢了,毫无威胁。”
太后淡淡笑道。
月华听了,若有所思,又轻声道:“只是此事终究是有些不厚道啊……”
太后听了不语。
过得一会,秦淑皇贵妃已到,请安行礼后,便道:“臣妾知太后娘娘从上皇宫所里回来便遣人来召我,必是有什么迫切的吩咐,所以不敢耽搁让太后娘娘久等,立时便来了。敢问是上皇有何指教的?”
太后先赐了座,秦淑皇贵妃坐下,又屏退了随着一同前来的宫人太监,听太后笑道:“你倒是机敏,且听我缓缓道来。”
秦淑皇贵妃听太后将此事言毕,先是眉眼忍不住微蹙起来。
只是太后跟前不宜有所情绪波动,需按耐性子,故此思忖片刻,方开口笑道:“果然是大吉之事。上皇说得对,皇上登基将近三年了确实后宫需要充实一番,毕竟是喜庆的事,这也可增添一些福气。”
“只是国库空虚,臣妾看不宜弄什么册封大典这般兴师动众,排场铺张扬厉的事了,臣妾想等皇后娘娘回宫也会理解臣妾俭以养德的苦心的。”
“母后放心,臣妾必能将此事处的妥当,择些宫中品行才能俱佳的女官宫人,充实后宫。”
太后满意笑道:“这便是了,哀家自是信任你的眼光。虽然女官入宫时各方面都细细详察过,都是身家清白的良家女,只是要提防时异事殊,或有变故。”
“再者也要看她们本人意愿,正好宫中有好些年头未曾施恩于宫人了,有年纪不小了想出宫嫁人的,先记了档,下回中你拟定人选,便酌情行事罢。”
原来本朝选秀,分为大选,中选和小选。
大选是为皇室挑选至少是七品官僚以上出身的闺阁女子,年岁大概是十二岁至二十五岁,充实后宫或给皇室宗族子弟进行婚配,大选一般都是三年一选,当然也不绝对,因时制宜。
小选便是挑选寻常的奴仆宫女,一切看宫中的需求,有时一年一度,有时好些年头才会一选,并无定数。
一旦选中,基本上会在皇宫禁苑之内侍养终生了,所以但凡是心疼宠爱家中千金的都不会参选,一般是家族旁支庶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