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便听“嘎吱”一声,房门打开,和磊的声音传了出来:“老舒,你可算是来了,都等你好一会儿了。你发过来的曲谱我们都看过了,《童年》我们已经唱了两遍,听起到半截,在看到舒泓明身旁的宁教授后,连忙恭恭敬敬地问了声好。
“嗯。”宁教授点了点头,表情严肃起来。舒泓明微笑着指了指宁教授:“我在路上遇到了宁教授,想请宁教授指点一下。”“呵呵呵……那好,那好。”和磊连忙支应着,让开了门,在宁教授进门以后,立刻用一脸幽怨的表情看着舒泓明——话说,这把宁教授喊笑笑的常磐、朱岩、秦硕、小胡、小贾他们也都连忙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打了声招呼。宁教授应了一声,然后往旁边一坐:“你们忙吧,我就看看。”话落的时候,宁教授还拿起了旁边桌子上的一张纸,看到是打印出来的《童年》曲谱后,便不管和磊、常磐他们,盯着曲谱看了起来,过了足足十几分钟,心里面才感叹了一声——好歌!这首歌,要比邓老那首歌更好!……“老舒,你怎么把宁教授也喊来了?”“就是啊!有宁教授在,我们几个全都要状态不佳了。”“看到宁教授我心里面犯怵,贝斯都会走音啊有木有~”“说好当一辈子好朋友,你却偷偷坑我们……”“……”隔音间里,几个人挤在舒泓明身旁抱怨着。舒泓明无奈地笑着解释道:“这不是半路上碰上了嘛。而且,有宁教授帮忙把关,录出来的效果,也能更好一些。”“哎……这倒是。”和磊他们点头——宁教授的专业水准,他们还是承认的。接下清爽、干净,并不需要有太多的乐器,吉他、贝斯、架子鼓就足够了。和磊他们也分析过这首歌的主题和立意,在伴奏编曲上的看法,和舒泓明的想法差不多,商量了半个小时,很容易就统一了意见,准备开始录伴奏。这次录歌,可不像是当初录《一年级》的时候,只为出个能听的小样儿,伴奏、演唱一起不定还得一句一句抠着来,当然得先把伴奏准备好。或许是因为有宁教授在缘故,和磊他们录伴奏,居然一点错都没犯,一次搞定。舒泓明把伴奏听了一遍,总觉得少了点儿什么。仔细一琢磨,舒泓明忽然想到,在《童年》的伴奏里面,似乎并不仅有着乐器,还有一些其他辅助——像是甩响指、吹口哨等等。这些都是学生时代耍帅装酷的小习惯,虽然在老师、家长眼里面属于绝对的“坏孩子”,但要是添到了伴奏里面,却能增色不少。毕竟,那些就是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童年啊!甩响指,和磊、常磐他们都会,吹口哨什么的,更是简单,舒泓明让他们把这些加了进去,录了两遍,伴奏就定了下来。大米一直在旁边找状态,伴奏好了,就该她上场了。带上耳机,拿着话筒,大米听着伴奏,带点萌萌的声音唱了起来:“池塘边的~榕树下……”“停!”第一句还没唱完,舒泓明直接喊停,“调子起得低了,而且感情也不到位。大米,你唱歌的时候,要自己代入歌词里面,知道吗?”“噢!”大米应了一声,然后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才又对舒泓明道,“好了,大舒!”“嗯,小贾,放伴奏,再来一遍!”“好嘞!”想要真正地录好一首歌,真的不是什么简单事儿。如果歌手要是在状态的话,或许很快就能搞定,剩下的可以交给后期处理;如果要是歌手没有状态的话,那就麻烦了,一首歌录上一个星期、半个月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不过,好在大米的状态不错,一句句地抠着来,很快唱到了那句“隔壁班的男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大米在唱这一句的时候,简直一点感情投入都没有,唱出道:“大米,我要的是那种淡淡的喜欢,带着点羞涩、怀念、回忆的感觉!你难道就没有过那种感觉吗?”隔音室里面,大米也不耐烦了,嘟了嘟嘴:“人家十岁的时候就认识你啦,哪儿还有什么隔壁班的男孩啊!”大米话音一落,顿时只听一连串“扑”的声音,和磊、小胡他们一个个都低着头捂着嘴偷笑着。宁教授虽然竭力地板着脸,但也能看得出道:“这样吧,你就想象,我当时就在你隔壁班,你盼着我从你的窗前走过去。”“噢。”大米点了点头,酝酿了一会儿感情,向着舒泓明点了点头。“小贾,伴奏从上一句开始。”“好。”伴奏声再度开始,然而两秒钟后,大米忽然“扑哧”一声笑了处理,一副笑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舒泓明让小贾停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