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落难逃荒,无家可归?我明守义,可曾在之前的任何一场战争中滥杀一个无辜?国以民为本,而不是朝廷权贵为本。若你们还是执意要打,那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楚子然目光闪烁,暗自向明守义传音“明将军,我是四皇子的人,可否暗中一见?”明守义顿了顿,回道“若你真是四皇子的人,又为何执意与我作对?”“在下先前以为明将军只是与那些怀揣异心的侯王一般,方才明将军一番话,才让在下幡然醒悟,若是明将军肯信任在下,不妨一见。”明守义迟疑少许,最终同意“丑时三刻,城外林中见吧。”是夜,楚子然在丑时三刻如约而至,而明守义已经等在了那里。“明将军。”楚子然朝他抱拳,明守义亦回礼,旋即,楚子然上前两步,低声道“今日明将军所说,可是真话?”“自然,若有半句是假,我甘受天道谴责。”明守义点头,道“逍遥王,你既然是四皇子的人,为何要为十三皇子卖命?”“说来也是无奈。”楚子然脸上浮现无奈之色“我前些日子,还在外界游历,被人皇的玉牌匆匆召回,才现是四皇子的求救。人皇留下密信让我辅佐四皇子上位,可十三皇子权倾朝野,诏书又在他身上,我又怎能贸然动手,只好先顺着他起这个,明将军常年在边疆,又如何对这些事了如指掌?”“唉,一言难尽,你听我慢慢道来,事情是这样的……”早在好几个月前,京都。这天,明守义有事回京,顺便将边疆的情况禀告上去,在路过十三皇子住处之时,却看见他接待了一个黑袍人。那时人皇刚走没多久,十三皇子四处拉拢大臣,想要趁机上位的心可谓人人皆知。但是以明守义毒辣的眼光和多疑的性子,一眼就看出那黑袍人不是什么好人,便暗中跟着他们。黑袍人见完十三皇子后,明守义一直跟踪直到他出城。那黑袍人出了城之后,明守义看到他与另一个黑袍人交谈几句,然后两人双双化为一道黑气消失,而另一个黑袍人身上,竟有掩饰不住的魔气!这件事立刻引起了他的警惕,但却又不敢张扬,自己还要回边疆,于是找了个自己的心腹,让他时刻紧密盯着十三皇子的交游与动向。这不盯还好,一盯可就盯出大事情来了,那人亲眼见到十三皇子如何设计灌晕四皇子,夺取诏书,又陷害知道诏书内幕的九皇子,企图将他们俩置于死地,并亲自记录了下来,交给明守义。可惜的是,那人在一次尾随十三皇子和黑袍人去了城外后,便不知所踪,明守义想,多半都是被杀了。但是通过这些信息,他断定十三皇子,定是和魔修有所牵连!“这是我那兄弟拼死留下的影像,上面记录了十三皇子如何使出奸计夺取传国密诏,和他与黑袍人的一些交流。碍于他势力太大,我公开这个东西也没人会信,所以我干脆带着兄弟们起义了,本想着攻进京都,那时就能公开这东西了。这不,遇见了你。既然逍遥王也是为了大唐在行动,那明某,也该帮你一把。”明守义说着,拿出一枚晶石给他。楚子然看了看晶石里的内容,里面果然清楚地记录着这些经过。太好了,有了这个证据,这下我就更有底气了。他暗想着,对明守义抱拳鞠躬“明将军深明大义,不忍见国家于危难中,在下竟还以为明将军是奸人,实在惭愧。”明守义连忙将他扶起来“逍遥王言重了,这件事除了你我和我这些个兄弟,谁也不知道我们为何起义,受人非议也是正常,倒是逍遥王,能不能力挽狂澜,拯救大唐于水火之中,就仰仗逍遥王了。”“那明将军打算怎么办?”“我,既然逍遥王是来收复边疆的,边疆我肯定是待不下去了。但若是投降,以十三皇子身后那个人的狠毒,我的下场定不见得好。所以我打算先带着兄弟们离开大唐,等待时机。”楚子然闻言,心生一计,低声道“明将军,在下有一妙计,且听我言……”(本章完)()“来人,先把信使带下去休息吧。”楚子然看了信之后,果然是十三皇子质问他为什么杀曹让的信。想了想,他开始写回信“太子殿下在上,边疆战事吃紧,恕臣楚子然无法回京领罪。臣杀曹让,一是因为他打乱我军计划,险些让我军溃败,更痛损我一员大将,二是因为他临行前曾与臣承诺,若不胜便提头来见。军法无情,全军将士面前,为正军风,以明军纪,臣不敢有半点徇私舞弊,挥泪斩杀曹让,也实属无奈,望太子殿下息怒,一旦收复边疆,臣立刻回京领罪。”写好之后,他亲自将玉筒封印,交给信使,并反复叮嘱一定要交到太子面前亲自让他看到,信使隔日便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