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董事也不接话,何淑静既然这么说了肯定就有自己的看法,这是何淑静做董事长之后第一次开董事会,也是第一次计划公司未来的发展情况,所以其他的董事都非常的重视何淑静的想法。
“公司依旧和以前一样,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科技产业,高端制造业我们有以前的生产链作为基础,在原来工厂的基础下进行改造所需要的投资金额并不大,而且大家也看到高端制造业带来的利润和背后的市场需求,所以公司以后依旧是以制造业为主营业务,制造业的发展我是这样想的,进一步缩减低端制造业,在三年之内彻底放弃低端制造业,保留几个低端制造业的生产链作供公司内需,不再对外出售。”何淑静刚刚说完就让公司的一些董事面色一变。
何淑静的这个决定可影响很大,要知道现在恒正的营收有八成都是来自制造业,而低端制造业又占据制造方面营收的七成以上,何淑静的意思是在未来几年之内要全面取消低端制造业,只保留一定量的低端制造生产链供应公司,全能取消低端制造业会不会给公司带来什么影响?
“董事长,低端制造业现在占据公司很大的营收,公司的运行模式虽然在改变,但是主要的收入依旧是低端制造业提供的,我怕取消低端制造业会给公司结构带来冲击。”有董事委婉的说道,他觉得何淑静的提议实在是太过于激进了一些。
何淑静也没有生气,打开公司董事会的投影仪,上面出了一份资料,何淑静指着这份资料开口说道:“这是国内低端制造业需求的变化情况,国内低端制造业市场的确还在增长,不过增长速度十分缓慢,这边是国内进行低端制造业的企业,国内有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国外企业开始把低端制造业这类高密度劳动力的行业像发展程度更低、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供应过旺,低端制造业本来利润就已经很低了,还需要和那么多的企业竞争,低端制造业已经不适合我们公司现在的发展。”
主要是现在国家进步了,像低端制造的那种装配,一两千一个月的公司已经没有工人愿意去做,而增加工人成本势必就只能提高要价,西方企业不会管国内制造企业因为什么原因而提高要价,他们在乎的只是成本,比起中国,印度的劳动力更多而且成本更低,所以现在西方企业已经渐渐把低端制造工厂向发达程度低的国家转移。
市场增加缓慢,竞争大,而且低端制造业的利润低,这三点已经严重的不符合恒正的定位,毕竟恒正有品牌效应,他们出产的产品势必要比其他的小型加工厂更贵,这样恒正的竞争力又被削弱,何淑静决定放弃低端制造业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一份是现在高端精密制造业的情况,国内能制造出高精密物件的企业很少,空缺出来的市场足够恒正发展扩大的,而且利润方面也非常的丰厚。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公司并不是削减制造业,而是把低端制造业全部转向精密制造,恒正现在需要向高利润转型,我们以后的发展模式要从订单转变为利润,更加符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而且削减低端制造业的计划是在未来几年之内分几个阶段逐步进行,不会给公司造成冲击。”何淑静说道。
恒正现在有技术,而国内也有市场,恒正以前发展模式是走订单路线,恒正多年发展积累下很多的老客户,可以给恒正提供很充足的订单,恒正就是靠产量堆积起来的收入。
但是现在不行了,低端制造业利润太低,竞争力度太大,恒正有品牌效应,对于出产产品要求更严格,这就导致在售价上比同行业高出一些,低端制造业不再适合现在恒正的发展。
“我同意董事长的想法,我知道大家以前都是从制造工厂起家的,已经习惯以前的那一套运行模式,可是市场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不可能要求环境去适应我们,只能改变自身去适应环境,公司低端制造业积累了多年,生产链非常的完善,它不像转型科技产业一般需要我们从头开始,根据以前低端制造业工厂进行适当的改造就可以生产精密的物件,这利润却可以翻倍。”有董事附和何淑静的话赞同道。
那些董事有些太过于保守,害怕转变,可是市场是每天都在改变的,恒正一直遵守以前的一套只会在未来低端制造业崩溃的时候自食恶果。
“大家还有没有异议的?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决议就算通过,制造部和生产部也要适当的做出调整,开始把制造业领域的重心转移到精密零件方面,我的预想是五年,五年之内完全取消低端制造业,不对外进行销售,至于详细的计划,还需要你们几个部门商量一下。”何淑静说道。